依法理财,基层经费花出效益获官兵点赞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康克 贾若责任编辑:张硕
2018-02-27 02:29

“有钱不花”为哪般

《军队基层财务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基层掌管经费,包括伙食费、饲料费、公杂费、救济费、给养器材费、俱乐部活动费、驻边远艰苦地区建制连队后勤设施维修费、远离机关基层单位的义务兵洗澡费、农副业生产收益、按照规定留用的其他杂项收入,以及上级分配给基层单位的其他经费。

通过法规政策来看,建制营连并非没有经费,到底是什么束缚住了正常开支的手脚?该旅党委深入基层营连,调查基层“有钱不花”的真相。

调查中,一些主官坦言,自己整天忙于抓中心工作,平时最多就是过问一下伙食费的使用情况并签个字,而对于其他经费的分类和相关使用规定,基本上是一知半解。

“随着各级惩治基层‘微腐败’的力度越来越大,因经费使用不正规而受到党纪军纪处分的人员屡见不鲜,各种各样的违规违纪通报让人感到‘压力山大’。”调查中,一名主官谈到,“现在花钱就像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可能伤着自己。风险这么大,还不如不花。”

“长期以来,机关一竿子插到底的‘保姆式’抓建方法,不但影响基层单位开展正常工作,也会削弱基层自主作为的积极性。机关习惯于当‘家长’,基层就会将矛盾问题撒手上报机关,用不着去操‘花钱’的闲心。”该旅保障部部长杨双记分析说,此外,经费审批、报销程序繁琐,也是制约基层花钱的一个原因。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这样,该花的钱花不了,导致该办的事不能办,进而严重制约着基层建设的进度。

依法办事是根本

如何让基层经费真正成为部队建设发展的“助推器”?该旅在确保基层经费“花好”的基础上,下大力气让基层的经费更“好花”。

加强教育转变观念。把基层经费开支相关内容和适用范围纳入官兵学习计划,并结合平时的经常性教育、交班讲评等时机,加强对官兵的引导,鼓励大家使用依法依规的经费开支为连队建设添砖加瓦,促进部队战斗力建设水平提高。

健全制度按章花钱。建立基层营连日常使用专款经费,把公杂费、俱乐部活动费、后勤设施维修费纳入专款中,实行年有计划、季有核算、月有下发的制度;要求基层在经费使用上,施行周汇报、月公布制度,确保经费使用公开化、透明化。

简化程序提高效率。针对部分因野外驻训、临时执行任务等原因,造成无法开具有效机打发票等问题,旅里规定可以采用由营军人大会研究通过、军人委员会集体签名并接受同级和上级监督检查的方法解决。同时,机关还通过提高服务质量、缩减办事环节等方式,让基层经费报销更加及时高效。

春节期间,该旅合成三营教导员李顺领就针对营里部分文体器材短缺的实际,及时召开营党委会,研究列支俱乐部活动经费给每个连队购置一批新健身器材的事项,使难题很快得到解决。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