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集团军两年完成重大演训任务20项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廖渝 本报记者 尹航 特约记者 李志涛责任编辑:牛晨斐
2016-01-23 06:14

制定修改规划的过程,也是不断更新思想的过程——

贯彻强军目标的宏图伟业,必须坚持体系化设计、工程化推进

2015年12月29日,集团军党委召开《贯彻强军目标三年建设规划》总结大会,47个践行强军目标标杆单位、66名践行强军目标先进个人受到了表彰。集团军第一个贯彻落实强军目标“三年规划”就此画上圆满句号。

3年中取得的大批建设成就、系列经验成果,令部队官兵欢欣鼓舞。但集团军领导认为,探索总结出贯彻强军目标的实践方法,比任何具体成果更可贵!

2013年上半年,当学习贯彻强军目标的热潮在集团军部队蓬勃兴起时,党委一班人却在思考着一连串的问题:

各级都强调贯彻强军目标,但究竟应该怎样落实?如何把强军目标要求转化为部队建设发展的思路和举措?怎样让强军目标与部队建设接轨?

带着疑问,大家分赴部队展开调研,期间多次召开党委会研究讨论。经过一次次的交流碰撞,集团军党委最终形成基本共识:贯彻落实强军目标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战略工程,不同于部队日常工作和一般大项任务,必须自上而下进行体系化设计,全面统筹搞好工程化推进。一位集团军领导将此喻为“挖水渠”:“只有大家都往一个方向使劲,水渠才能挖通!”

思愈深,行愈笃。集团军党委郑重决定,以3年为一个周期,制定和实施贯彻落实强军目标规划,实现宏大方略与部队建设精准对接。

很快,集团军机关和所属部队拟出了本级的规划草案,但集团军领导看后连连摇头:多数“规划”起点不高、落点不实,更有甚者就是把各业务口工作来了个“大杂烩”。

“推动强军兴军新实践,首先要打破陈旧思维的束缚。”各部队围绕新形势下集团军建设的目标任务,组织开展群众性大讨论,努力使大家在辨析交流中深化认识、开拓思路。

然而各单位一个月后拿出的规划修改稿,依然不能让集团军党委满意。原因是,概念性工作多、模糊性的内容多、可操作性不强。“落实强军目标要求不能‘挂在墙上、写在纸上、停在口头’,切忌‘新瓶装旧酒’!”

直到当年6月上旬,耗时3个月、历经3个回合修改,一份份思路明了、措施具体、节点清晰、责任明确的规划,终于通过审查、批复实施。不少部队领导感慨,这是制定修改规划的过程,更是不断更新思想的过程!

“有了体系化设计,更要工程化推进。”集团军党委紧盯规划推进各环节,每月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督促落实。一年后,召开中期总结会,根据落实情况及时调整修正,并要求各级合理分解“三年规划”的目标任务,每年制定一个当年要完成的《要事》,科学推进实施。

至此,“系统化设计、工程化推进,每三年制定一个《规划》、每年制定一个《要事》”,作为集团军贯彻落实强军目标的基本思路,正式形成。

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河,各单位一个个工程扎实推进、一件件工作有序开展,带动了集团军部队整体建设水平的稳步提升。在“三年规划”的牵引下,基层单位逐渐摆脱了以往“跟着部队任务走、跟着上级通知走”的工作模式,抓建思路更加清晰、工作主动性进一步增强,极大地激发了基层活力,振奋了官兵的精神风貌。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