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陆军>>正文

重大交通事故救援成为第五十四集团军某团主题教育教材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李东星 李光辉 李连军责任编辑:吴昊2015-04-03 02:13

●面对百米高的峭壁

为了群众安危,他们敢和死神“掰掰手腕”

“解放军到了,这下有救了!”

凌晨时分,首批救援官兵赶到事故现场,原本一筹莫展的救援人群激动得大叫起来。

赶到现场,借着探照灯的光亮抬头一看,赵玉先倒吸一口凉气——

峭壁上部约百米几乎直上直下,直到山腰处仍有超过40度的陡坡。车顶像纸片一样落在山腰,部分乘客被甩到车外,生死不明,四周散落着汽车碎片、行李甚至残肢。

救援必须登上近百米高的山腰,巨大的棱石和密集的荆棘遍布整个山崖,坠落的车体震松了石块,碎石在大风中不时飞落……

上山,根本没有路,天黑路险一失足就可能有生命危险。先期赶来救援的群众和医护人员束手无策。怎么办?

“同志们,救人要紧!上!”随着赵玉先一声吼,官兵利用工兵锹开辟通道,向悬崖发起进攻。

警示、开路、照明、搜救、搬运,官兵分工明确,行动迅速。军医邓晓东逐一检查生还者,用荧光棒作出标记,其他官兵先救伤员再运遗体;缺少制式担架,官兵就把工兵锹两锹交错卸下锹头,背包绳一缠一绕,制作成简易担架。

山路险峻,每一步都颇为艰难。为防止给伤员造成二次伤害,官兵们两个人抬担架,五六个人从旁保护,但脚下松动的石头还是让大家一步三滑。许多路段,负责保护的官兵只能一只手拉着抬担架的战友,一只手拽着长满了尖刺的荆棘。

上等兵邓森负责给伤员引路,但“路面”实在站不稳,情急之下他一只脚踩进碎石中稳住重心,亮出另一侧的脚边儿,让负责搬运的战友踩过去。

从山腰到救护车有1000多米的陡峭山路,官兵历尽艰辛把伤员送上救护车,来不及喘几口气就又冲回事故现场。班长李传亮连跑3个来回,在准备接送第4个伤员时,脚下一软险些栽倒。

整个救援过程中,站在最高处的是团政委赵玉先。为便于掌握全貌,他不顾自身安危,攀上山崖高地现场指挥。

凌晨时分,气温已经降到-10℃。听到伤员喊“冷”,官兵纷纷把迷彩服脱下盖在伤员身上。救一名伤员,脱一件衣服,到后来很多战士仅穿着短袖训练服,仍坚持在寒风里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