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陆军>>正文

“旋风部队”造传奇:创下我军“七个第一”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继 锋责任编辑:刘航2014-08-12 08:53
 

3 “七个第一”写入军史

我军军史卷帙浩繁,但能冠以“第一”的事件,总会让人心生敬意、记忆深刻。

第40集团军及其前身部队在革命战争中创下的我军“七个第一”,在军史上堪称传奇。除前文已述的“攻克锦州第一险”“解放海南第一船”“抗美援朝第一仗”之外,还有“爆破攻坚第一法”“挺进东北第一团”“诉苦教育第一课”和“北平入城第一师”。

1940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为打破日寇推行的“堡垒政策”,山东纵队第1旅第2团反复尝试,将榆树掏空做炮筒轰炸敌人堡垒,用辣椒制造“毒气”熏敌人,在公鸡腿上绑上浸油的棉花团,点火后抛向炮楼,但收效不太明显。

副团长王凤麟受工兵班长刘厥兰启发,将传统的矿山爆破技术运用于攻坚战,开创了我军爆破攻坚的先河。在战争实践中,第2团不断完善爆破技术:用火力掩护爆破以减少爆破手伤亡,采取火力与爆破、爆破与突击相结合的战术手段,实施多梯队接力方式连续爆破,对特殊目标实施“悬炸”,研制手雷“轰炸”开辟通路等等,技战术日趋成熟。

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亲自介绍和推广了第1旅的爆破经验。爆破技术作为我军步兵五大军事技术之一编入《步兵战斗条例》,在我军军事技术史上写下光辉一页。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国共双方为争占东北,展开了空前激烈的比拼。第40集团军前身、冀东第16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副政委唐凯带第12团等部队组成第一梯队东路军团,绕过日伪军重兵驻守的山海关,火速向辽西进军。30日,该部占领绥中县前所车站,切断了山海关与绥中的联系,使山海关成为孤城。当日,该部与苏联红军一道攻占山海关,打开了我军进军东北的大门,被誉为“挺进东北第一团”。

在我军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诉苦教育,也始于第40集团军前身部队。

1946年7月,第40集团军前身部队、辽东军区第3纵7师20团3营的教导员冯凯参加师政工会议后,在营里组织了“谁养活谁”的专题讨论,采取诉苦的方法,发动干部战士用亲身经历控诉剥削阶级和国民党反动派迫害,开展“查忘本”和“复仇立功”活动,坚定跟党走信念,密切官兵关系,激发战斗热情。此经验在东北部队中推广后,战斗力空前提高。1947年9月,毛主席逐字逐句地修改了他们的诉苦教育经验,转发全军,后发展成为全军性的新式整军运动。

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11月23日,40军参加平津战役,于12月11日进至香河地区,配合兄弟部队切断了北平与天津的联系,完成了“隔而不围”“围而不打”的战役割裂任务。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第40军第118师由于战绩突出,被“四野”指定为步兵部队代表参加解放北平的入城仪式。2月3日,第118师按编制序列成4路纵队,从永定门庄严入城,在前门接受平津战役总前委的检阅,昂首通过东交民巷,成为“北平入城第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