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陆军>>正文

“旋风部队”造传奇:创下我军“七个第一”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继 锋责任编辑:刘航2014-08-12 08:53
      (原标题:“旋风部队”写传奇)
 

旋风,喻动如狂飙、所向披靡。

在我军历史上,就有这样一支被誉为“旋风”的劲旅。井冈武装割据、万里长征跋涉、鏖战齐鲁燕赵、扬威白山黑水、挥师入关南下、直捣天涯海角、建功朝鲜半岛,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山东纵队第1旅第2团、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等前身部队,到如今的陆军第40集团军,它南征北战,战功赫赫,书写了正如其“旋风”之名一般疾雷迅电、奔腾澎湃的壮阔传奇。近日,细研白山出版社出版的《旋风部队——陆军第40集团军历史回眸》一书,思忆这支部队的辉煌战史,我这名陆军第40集团军的老兵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分。

——写在前面 

1 威名由敌人叫响

“旋风部队”的威名,并非自我标榜,而是由第40集团军的作战对手叫响的。

1946年末,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在辽西会战中,一举消灭敌“西进兵团”指挥部和3个军部,其兵团中将司令官廖耀湘被俘后,感慨地对司令员韩先楚和政委罗舜初说:“你们3纵不愧是‘旋风部队’,打起仗来如急风暴雨,猝不及防,鄙人佩服!”

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曾说:“最难对付的是韩先楚的‘旋风部队’。”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陈诚离职东北行辕主任时则称:“韩先楚是很难对付的‘旋风司令’,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他的部队。”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战败后也承认:“韩先楚的部队动作之快,如同旋风。”

其实,早在辽沈战役的奠基之战——“四保临江”战役中,“旋风部队”的锋芒就展露无遗。

1945年12月8日,临江解放后,国民党军妄图趁我军在南满落脚未稳之际,将我军赶进长白山高寒山区冻死、饿死、困死,而后进犯北满。1946年冬,南满根据地只有临江、抚松、蒙江、长白在我军控制之下,辽东战局处于最困难的时期,很多人主张放弃辽东撤回北满。陈云受中央委派到辽东主持辽东分局工作后,断然决定坚守辽东。

从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与友邻部队一道,在敌强我弱、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以坚忍不拔、绝地求胜的战斗精神,采取内外线密切配合的方针,在临江、通化地区浴血奋战,连续击退国民党军3个主力师的4次猖狂进攻,粉碎了敌人“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企图。“四保临江”的胜利,一举扭转了南满和整个东北战局,改变了南满和东北敌我力量对比,使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为发动辽沈战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在“中国的凡尔登之战”——锦州战役中,“旋风部队”的“旋风精神”,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辽沈战役前,国民党在锦州设立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依托市郊高地构建坚固据点,负隅顽抗。其中,城北1公里处的配水池和亮甲山核心据点是锦州主要屏障和制高点,工事极为坚固,被敌人称为“中国的凡尔登”。

不取锦州,难取东北。1948年10月,遵照毛主席“力争于十天内外攻取锦州”的指示,第3纵从锦州城北向南突破。12日,第7师20团1营和第8师24团3营官兵面对这两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肃清了城北所有屏障,打开了锦州的北大门。而后,第2纵、第3纵会同兄弟部队一路血战,于15日解放锦州。随后,第3纵东进参加围歼廖耀湘兵团的辽西会战,捣毁兵团指挥部,俘获廖耀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