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力标准,如何跨越知行的间距
——第13集团军全要素战备拉动演练闻思录
号声一响风雷动,万人千车闻令起。前不久,第13集团军一道道战备拉动演练的命令传遍所属各级部队,驻守川渝两地的官兵拔营起寨,在巴山蜀水间迅速集结开进……
车轮滚滚、烟尘蔽日,该集团军官兵反躬自问:都说战争可能随时打响,我们是否做到了随时能战?都知道坚持战斗力标准是理所当然,可知与行的距离还有多远?
一场要素齐全、紧贴实战的战备拉动演练,拉出了许多答案。
忧患,是催生行动的“清醒剂”
远方,雾霾低沉横锁天际;近处,铁翼飞旋战鹰咆哮……
“起飞!”集团军指挥部果断下令,数十架直升机冲云破雾,投入战备拉动。这一飞,飞出了多项训练纪录,也冲破了许多人头脑里的条条框框——
“安全出事,一年白干。”集团军拟定的战备拉动演练计划,曾一度受到不少质疑:“开训不久,就将万人千车拉出去,出了安全事故咋交代?”
此时,集团军党委“一班人”的心中,却另有一番忧思:战斗力标准讨论如火如荼,可各级对自身的战斗力底数究竟知道多少?自身“底数”摸不清,又如何尽快对照“标准”补差距?
忧患,是催生行动的“清醒剂”。集团军党委果断定下决心:不仅要拉动,而且还要贴近实战全要素拉动!
为给各级减轻安全压力,军领导在任务部署会上郑重承诺:对待安全事故,集团军党委一定会辩证分析、客观看待。
一时间,甩掉了思想上保安全的“包袱”后,各级部队轻装上阵,实战化氛围浓厚不少。
某陆航旅不仅按照紧急战斗出动标准,编组拉动飞行,返场时,还加练了超低空隐蔽出航等高难课目。
某师首长机关刚刚到达指定地域,便接到转移命令。官兵们顶风冒雨紧急拉动,并在不能用电、“敌”小分队袭扰等战术背景下演练指挥所开设……
“这压力、那阻力,都重不过能打胜仗的战斗力。”拉动结束后,某陆航旅旅长栗国感慨地说:“ 只有心中常怀战斗力建设不足的忧患,才能尽快将战斗力标准落实到行动中去。”
实战,是知行合一的“定盘星”
此次拉动,该集团军从基础课目强化到信息系统运用,全部都着眼实战需求;从装备使用到单兵作战,每个课目都坚持实战标准。
“战斗力标准有没有转化成具体行动?实战化练兵就是检验知行合一的‘定盘星’。”集团军领导的思路很明确:用一场又一场的实战化拉动,逼走官兵的“惰性思维”,给战斗力标准一片更好的生根土壤。
某旅新列装的轮式装甲车,由于没有倒车镜,远距离公路机动一直未曾尝试。此次拉动,该旅“被迫”将数十台轮式装甲车全部拉上了高速公路。结果,几百公里机动中,防卫星侦察、反精确武器打击等多项新战法由此产生。
“忽冷忽热的火,淬炼不出能打胜仗的剑。”全程参与拉动演练的集团军信息化处处长李耀华说,事实表明,实战化练兵氛围越浓,官兵的练兵动力就越足,对战斗力标准的理解也越深刻。
林地设伏,某团官兵全身裹满草叶,在潮湿的丛林中潜伏数小时;战术突击,某旅专挑大雨滂沱、雾气弥漫的恶劣天候练“斩首”……拉动演练难度、强度比日常大了,新课目新课题增多了,但官兵的精神头却更足了。不少人坦言:“战斗力标准天天讲,但自身做得怎么样?最好的检验就在逼真的战场上。”
问题,是走向打赢的“垫脚石”
拉动演练结束了,长风吹散天际的雾霾,却吹不散部分“受挫”官兵心中的“郁闷”:“神炮手”因为操作某新型指挥控制系统不熟练,只能望“敌”兴叹;有的部队与指挥所失去联系,还没上阵就被判出局;有的部队到达集结地域后,按常规集合列队清查人数却被“围歼”……
问题一个个暴露出来,该集团军党委却不忧反喜:战斗力标准要讨论,更要践行,让官兵明白什么做法是错的,才能更好地把正确的标准立起来。
掐掉“虚花”,只为留下“实果”。在各单位上报给集团军的《战备演练情况报告》中,记者看到,有近三分之一的内容都是揭露不足、剖析问题。
与此同时,集团军上下不断围绕拉动中暴露的问题开始反思和整改。就在演练间隙,他们还根据各部队暴露出的问题,及时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强战备演练规范的指示》。
“信号自扰大多源于装备配置间距不足,同型装备间距不得小于××米;战备物资装载耗时长,需将部分物资从库室转移到车辆……”记者翻阅这份指示发现,里面不只点问题,而且讲原因,进而明确规范、制订标准。
一路采访,各级官兵对拉动演练中的“败笔”也不再遮掩。他们说,问题是走向打赢的“垫脚石”,践行战斗力标准过程中,发现、解决的问题越多,脚下的步子就越实!
《解放军报》(2014年7月3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