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陆军>>沈阳军区>>正文

最美军医穿防弹衣睡觉 马里维和上了新闻联播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姜 勇 王仁朝 高庆德责任编辑:姚旭东2014-02-20 11:13

原题:三万里路云和月,维和天使家国情。请看正在马里执行维和任务的沈阳军区463医院医生魏振辉的新春心语——

使命在肩,思念只是小插曲

魏振辉头戴蓝色贝雷帽敬礼。

解放军报讯 2月14日,是中华民族传统元宵佳节。正在马里维和的沈阳军区463医院口腔科医生魏振辉,给家里发来祝福短信,并对母亲表达心愿:回国后,再给妈妈包66个饺子。

今年,魏振辉母亲将迎来她的66岁生日。按照家乡习俗,大年初六,得由女儿亲手给母亲包66个饺子,寓意“六六安顺”。此刻,3万里外的西部非洲国家马里,魏振辉正头戴蓝盔坚守在维和岗位上,为母亲包饺子这个“任务”只好由弟媳代劳。

三万里路云和月,维和天使家国情。魏振辉的父亲说:“女儿去国外执行任务,代表国家履行职责,我们为祖国感到骄傲,也为女儿自豪,这是我们全家的光荣。”

2013年12月3日,医学博士魏振辉作为我国首次赴马里维和部队成员出征。出发前一天,家里只有同是军人的丈夫宫本海和她的弟弟魏振宇知道。为避免父母担心,她告诉弟弟:“等我走后再告诉爸妈,特别是妈妈。”当二老知道此事时,她正乘机飞越大西洋。

维和任务下达后,医院领导考虑到任务艰巨,原想安排男医生去,但魏振辉得知消息后,强烈要求参加。

2003年魏振辉被特招入伍,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好,次次出色完成任务。经过认真研究,医院党委同意了她的要求。在医疗分队牙科组,她是唯一的女性。

魏振辉出发后,“马里”这个字眼在她家里变得尤为敏感。她父母经常看国际新闻,对有关马里的报道更是格外关注。

魏振辉的父亲一次问朋友:“马里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朋友回答:“那个国家局势动荡,不太平。”内战、高温、生活资源短缺、传染病……逐渐,老两口对马里的印象日益清晰,担忧也日渐加重。

春节来临,魏振辉却不能及时打电话问候家人。一是因为当地局势动荡,爆炸、恐怖袭击事件时常发生,二则当地与国内有8个小时的时差。而更重要的是,弟弟告诉她,每次通完电话后,母亲会更担忧。

大年初一,央视新闻联播上出现了魏振辉和战友一起贴春联的镜头。看到电视的医院政治处干事迅速与她弟弟联系,他们一家人在21点的重播中看到了这一幕。

元宵节前夕,笔者电话联系魏振辉。她说,我上了央视新闻联播,很兴奋也很意外,因为条件所限,我没办法一一问候我的战友、亲人,不过这也算是我通过电视给大家拜年了!

魏振辉说,前段时间,哨兵发现两名可疑人员出现在距离20米左右的位置,问过几声口令,却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在哨兵拉上枪栓之后,两人消失。接到警报后,魏振辉和战友立即穿上了防弹衣……

被爆炸声吵醒,穿防弹衣睡觉,对魏振辉来说也是常事。前几天,驻地附近突然传来爆炸声……警戒级别上升,她整夜没能睡觉。从不是很清晰的通话中,笔者发现,魏振辉很少提及生活艰苦,让人感受到一个柔弱蓝盔天使的坚强。

她说:“在这种惊心动魄的环境中生活,最重要的是,一要用乐观的心态去迎接各种挑战;二要相信自己能战胜任何困难。”

魏振辉住的板房外,贴着一副对联:东亚绿洲碧水映我白衣天使,西非黄沙蓝天绽我铿锵玫瑰。横批是:世界和平!

这是维和天使的心声,也是她们在异域放飞梦想,为国争光、为军旗添彩的真实写照!

相关链接

★2014年第一天。我加入中国赴马里维和医疗队,成为一名维和队员开赴战场,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我坚信,在这个充满战火与硝烟的陌生土地上,铿锵玫瑰依然可以尽情绽放。

★1月24日早饭时,朝霞映红了天空,和平鸽在天空中自由翱翔。透过营区东侧大树的枝丫,我看到工兵分队场地上,有一面五星红旗在高高飘扬。太激动了,我们的国旗飘扬在西非大陆,飘扬在撒哈拉沙漠南端的马里。执行维和任务,这是一份光荣的责任,更是一份神圣的使命!

★2月14日,今天是元宵节。过节时真是特别想家。想起公婆的叮嘱、父母的牵挂、爱人既不舍又支持我的眼神和拥抱,想起院领导和战友们给我的每句鼓励!使命感和责任感浸入我的心灵深处,寂寞和思乡是任务中的小插曲。我们在代表中国履行国际主义义务,我们要在非洲大地上展现出中国维和医疗队的风采!

——摘自魏振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