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记者跟随沈阳军区冬训部队走进深山密林—— 三九风雪见证野战生存)
■10万余将士顶风冒雪挺进林海雪原
■10多个昼夜爬冰卧雪露宿荒郊野岭

解放军报讯 三九风雪漫天日,正是练兵好时节。连日来,沈阳军区10万余将士挺进林海雪原展开冬季训练,借助恶劣天候和陌生地域摆兵布阵,白山黑水间呈现出一幅热火朝天的练兵图景。
冒着漫天的飞雪,记者一路踏访发现,今年冬训,沈阳军区各级突出野外露营、构工伪装、快速补给、抢救抢修等极寒条件下野战生存训练,有效提高了部队寒区实战能力。
半个月冬训只发10天粮,冰天雪地里吃啥?
冰天雪地,如何保障官兵吃饱吃好?这是某旅炊事班长张小明这几天最发愁的事:以前冬训生怕官兵吃不饱,主副食品带得很多。可今年,半个月冬训只发10天粮,咋够吃啊?
“就是要让官兵多想想打起仗来咋吃饭。”该旅保障部部长董义成告诉记者,以往冬训,他们想方设法让官兵吃上热饭热菜,可真在冰天雪地打起仗来,能顿顿吃上热乎饭吗?
往年一次冬训,他们就遭遇了尴尬:上级突然通知,不准生火做饭。满满几大车粮油摆在面前,官兵只能嚼干粮喝雪水。
“吃饭也要符合打仗要求!”今年冬训,军区领导提出:各级既要抓好热食保障,更要按实战要求开展极端困难条件下的野战生存训练,各旅团至少要安排3天的野外无给养生存训练课目。
这天清晨,霞光洒向雪野。经过一夜长途奔袭,某团三连20多名官兵身体疲惫,饥肠辘辘。开饭时间到了,只见他们掏出野战自热食品,抓了几把雪放在里面,一会就“噗噗”冒起了热气。几分钟后,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什锦炒饭、鱼香肉丝、红烧牛肉就“出锅”了。
战场环境瞬息万变,不可能啥时都有速热野战食品。列兵李达告诉记者,冬训这几天,他跟着老兵用头盔煮玉米、用铁锹煎鸡蛋,甚至从老鼠洞里掏粮食。如今,该旅官兵人人都能在雪野觅食做饭。
往年冬训,部队开进到哪儿,保障物资就精确送到哪儿。该师与全省150多家地方超市建立了后勤应急保障网络,只需轻敲键盘发出采购清单,距部队宿营地最近的超市就会及时保障。
对此,某集团军军长高光辉心里早就画上问号:真要是打仗,道路桥梁被毁,这些物资还能送上来吗?
记者看到,他的日记本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冬训,必须把难题设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