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军网据解放军报讯 记者代烽、通讯员胡海燕报道:12月25日上午10时,南京军区某海防团驻舟山枸杞岛某部下士江牢根,从教导员吴旺清手中接过“代客票”,登上地方出岛班船,踏上了回乡探亲的路程。他感慨地告诉记者:“联勤运输配送保障的全覆盖,让我们驻岛官兵不再为出行发愁了。”
在辽阔秀美的祖国东南沿海,一代代海防官兵默默地守卫着海岛安全,交通出行、运输补给等“老大难”问题也长期困扰着守岛官兵。2008年,央视春晚一个名叫《军嫂上岛》的小品,真实再现了守岛官兵家属大风浪期间上岛探亲的艰难状况,打动了全国无数观众的心。
2012年,总后勤部下发了《关于试行岛屿部队联勤运输配送保障实施意见》,吹响了“陆岛畅通”工程的号角。南京军区军交运输部先后两次赴闽浙沿海进行专题调研,组织座谈交流20余次,收集调查问卷230余份,对码头靠泊、船舶运力、水文气象等情况进行勘察,成立了军区牵头、战区三军部队和地方港航部门参与的岛屿部队联勤配送领导小组,出台了《南京战区岛屿部队联勤运输配送暂行办法》,以军队班船固定保障、地方班船辅助保障、快速交通应急保障三种形式,打破了海防驻岛三军部队自成体系、各自保障的传统模式。
近年来,对未开通地方班船的岛屿部队,他们建立了“运输需求互相通报、运力资源联合共享”的联勤保障机制,采取固定时间、固定航线、固定班次的形式开行军队班船。对开通地方班船的岛屿部队,积极推行社会化保障,专门制发了零星人员进出岛“代客票”,在20余家港航单位全面推广使用,守岛官兵凭“代客票”可免费、优先乘坐地方班船,军区按月统一向港航单位结算费用。针对守岛官兵急病送医、伤员救治等紧急出行问题,他们还积极协调地方海监和救助部门,在全军率先建立了利用执法高速艇、直升机等快速运载工具保障机制,实现了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应急保障。
目前,陆岛运输保障体系已全面建成,实现了对全区沿海数十个岛屿部队的全覆盖,守岛官兵战备训练、物资补给、治病就医等出行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官兵体验
孔班长下岛记
■解放军报记者 欧阳浩 通讯员 张 涛
“老婆,我今天就休假啦,晚上给我做两个好菜!”12月下旬的一天早晨,南京军区某海防营上士孔润辉天没亮就起了床。看到远处朝霞点点,海上风平浪静,他兴冲冲地给妻子打了个电话。
这幕情景来之不易。4年前过春节,孔润辉的妻子从几百公里外的县城跑来探亲。那时全天就一班轮渡,中午上船,下午才能到岛。孔润辉提前把士官公寓收拾得干干净净,不料当天刮起大风轮船停航,妻子在大海那边只能临时找个旅馆住下;第二天风平浪静,但等她去买票时,票已全部售完;到了第三天,又赶上大雾停航……直到5天后的除夕那天,妻子才上了岛。
当年的春晚,恰好有个《军嫂上岛》的小品,夫妻俩看完,泪眼相对。从那以后,妻子再没上过岛探亲。孔润辉探亲回家,也多次被耽搁在下岛的路上。
“从去年开始,我们岛有军队班船停靠了,今早就有一班,下岛肯定耽搁不了。”孔润辉激动地告诉记者,去年5月4日,他正好在岱山岛办事,就赶上军区首个“联勤班船”起航。轮船满载着三军官兵和给养物资,按照预定航线在一个个偏远小岛停靠,那一天,很多小岛上的官兵都高兴得跟过年似的。
收拾完行李,记者随孔润辉来到军港,码头上已有几名武警和海军的战士在等候。7点半的船,转眼已是7点10分,船还没到。记者有些焦急,孔润辉却气定神闲。“即使军队班船赶不上也没事,现在地方班船也增加了班次,我们只需凭‘代客票’就能免费乘坐。”孔班长扬了扬手上的票。记者注意到,这张票和普通船票差不多,只是上面有官兵的身份信息,每次乘坐时配合证件一起使用。孔润辉说,现在正是岛上的旅游旺季,但有了这个就不怕买不到票了,而且上船后肯定会有座位。
“呜……”正说着,远处汽笛长鸣,一艘银灰色的运输艇驶入眼帘,准点停靠码头。
记者目击

海岛有了“军人候船室”
■叶丽君 解放军报记者 欧阳浩
记者来到舟山警备区某海防团船运中队,只见码头边一个不大的院子里人来人往,走进一看,“南京军区岛屿部队联勤运输配送中心”的牌子赫然在目。
走进这个由仓库改造的配送中心,感觉就像一个简易候车室。助理员罗明春刚刚为几名准备出岛参加集训的战士开了一张“进出岛代客票”,官兵凭它就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免费搭乘指定航线的客船,费用由配送中心统一结算,免除了购票、报销等手续环节,提高了官兵出行效率。
长椅上,几名探亲军嫂抱着小孩正在看电视,她们在等待去小岛的军队班船。记者得知,她们要去的小岛还没有地方客轮,过去只能跟每周一次的补给船上岛,如今,军队班船每天有一班,只需提前来配送中心等候就行。
“我急着赶去警备区机关,现在还有船吗?”一名团机关干部跑进配送中心,焦急地问道。罗助理点击鼠标,联通客运管理系统,今天所有地方客运航班的班次、运输状况一目了然。选择了最近的船次后,这名干部满意地离开了。记者获悉,下一步配送中心将进行改扩建,打造功能更完善、配套设施更齐全的海上军人运输中转站。
新闻再思考
既暖兵心 更保战备
——访南京军区联勤部军交运输部部长林育平
■解放军报记者 代 烽 欧阳浩
记者:请问为什么要在驻岛屿部队实施联勤运输配送保障?
林育平:边海防是国家安危之所系。南京军区辖区内拥有6千多公里的海防线和3千多个岛屿。加强驻岛屿部队联勤运输配送保障建设,既是加强驻岛部队建设的迫切需要,更是提升海岛部队战斗力的必然要求。
记者:目前在构建陆岛运输保障体系过程中有哪些好做法?
林育平: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军民融合战略思想,充分发挥东南沿海水系网路发达、航运企业资源雄厚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多法并用,开启了“陆岛畅通”工程。统筹三军船艇运力开通军队班船,制发“代客票”乘坐地方班船,协调地方航运企业为部队开通专船,并在全军率先建立了利用执法高速艇、救援直升机等快速运载工具的保障机制。
记者:驻岛屿部队联勤运输配送保障制度还将发挥哪些作用?
林育平:目前,军区“陆岛畅通”工程已全面建成,实现了对沿海岛屿部队的全覆盖,不仅有力解决了海岛官兵平时的生活补给、治病就医等出行难题,遇到突发情况,武器弹药、战备物资还可以快速补给,支援部队可以快速抵达,伤病人员可以快速后送,必将有效提升驻岛部队的战斗力和保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