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举一反三·新闻案例
成都军区某团因地制宜组织高寒山地保障
山间又见骡马运输队
中国军网据解放军报讯 钱宗阳、特约记者罗未然报道:仲秋时节,正在野外驻训的成都军区某团五连跋山涉水,徒步翻越海拔4100多米的马鞍山。突然,前方搜索组发现“敌”分队。“准备战斗!”行军一昼夜的官兵仍身手矫健,立即投入战斗。
“多亏这群‘无言战友’,为我们节省了大量体力。”记者顺着连长龙兴手指方向抬眼望去,只见8匹骡马跟随各班隐蔽,身上驮满弹药和生活物资,还有迫击炮、卫星接收机等装备。“单兵负重减少了30%,比往年多带了一个基数弹药和两天给养。”龙连长介绍说,高寒山地机械化装备难以通行,以往物资全靠官兵自行背负,翻山越岭体力消耗很大。今年驻训,该团与当地人武部建立协作机制,预编民兵骡马队作为备用运输力量。一匹骡马足以驮载一个班3天的保障物资,紧急情况还可以转运伤员。
记者细看,随队保障的骡马摘掉了铃铛,行走悄无声息,有的还披上迷彩伪装。据悉,该团还为骡马建立了电子档案,为骡马队配发了卫星定位系统、通信电台,链入后勤指挥体系。二排排长张堪海告诉记者,前几天卫星导航没信号,周围磁铁矿导致指北针不能用,多亏了几匹老马识途,带领小分队走出险境。

第14集团军某师结合地域特点改进防护装具
新式绑腿现身热带丛林
中国军网据解放军报讯 特约通讯员岑松斌、通讯员朱佩报道:绑腿,是一种古老的行军防护装具,很多部队早已弃之不用。9月下旬,笔者在第14集团军某师热带山岳丛林驻训地,却再次见到了绑腿。山高谷狭,草深林密,只见官兵们扎着新式绑腿在丛林中趟水、穿林如履平地。
“有了绑腿,不必花太多时间清障,行军速度提高不少。”连长杨建松告诉笔者,官兵扎的新式绑腿采用某型粘胶混合材料制成,外形上与老式绑腿并无太大区别,但只需用手在拉扣处稍用力便可将绑腿轻松取下,扎绑腿时也只需一次性裹起来就可以,不必一圈一圈地缠绕。
“热带山岳丛林自然地理环境恶劣,绑腿等防护装具大有用武之地。”该师参谋长杨猛告诉笔者,绑腿可以阻止蚂蟥、蛇等毒虫的侵害,防止荆棘树枝对下肢的刺扎,还可以防止血脉下流引起涨疼,行军时起到减少小腿酸累的作用。
新式绑腿并非尽善尽美。在去年的一次破袭演练任务中,连队破袭小组武装泅渡一条湍急河流。有的战士未解绑腿直接跳入水中,结果下肢裤管中的水无法排出,差点导致溺水;有的战士解下湿绑腿费了不少时间,抵达对岸后已错失战机。为了让防护装具经受住战场检验,该师与军地院校企业一道攻关,改进后的绑腿受到官兵欢迎。
官兵亲历
小推车重返战场
■沈阳军区某装甲旅干事 吕国成 翁伟立
9月中旬,旅野外驻训地,一场对抗演练战况激烈,弹药、油料等物资告急!
山高路陡,一辆满载战斗物资的汽车驶不上前方陡坡,不得不停车。这时,只见两名战士从车上卸下一辆小推车,然后将一箱箱弹药快速转放到车上,左手按下把手下方的红色按钮,小推车开足马力向坡上前进。
“这个电动小推车的运力胜过四五个人的工作量!”该旅旅长张开创介绍说,它在整体设计上符合人体力学特点,推力靠蓄电池提供,可以在大型装备无法通过的山路上完成各种物资转运任务。
看稿论战
管用的就是好东西
■高志文
二战后,各国军队逐步迈向摩托化、机械化,畜力运输渐渐淡出军人视野。然而,在阿富汗战场上,久违的骡马又回到了美军身边,因为即使像“悍马”这样先进的地面交通工具,也无法进入偏僻山区执行作战任务,而骡马却能转战山区、如履平地。
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打赢信息化战争,固然要靠信息化先进装备,但也不能忽略传统保障手段。这组稿件启示我们:打仗时管用的就是好东西,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车走不了的路就靠骡马来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