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退役军人谭舟洲:虽已脱戎装 兵心铸铠甲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孙科文 罗中利 责任编辑:孙悦
2024-05-30 07:13:57

湖南省邵阳市退役军人谭舟洲及其团队三年设计制作甲胄百余副——

虽已脱戎装 兵心铸铠甲

■孙科文  罗中利

谭舟洲和部分甲胄合影。受访者供图

夏意渐浓,走进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紫薇公园里的邵阳市“宝庆卫”武器装备爱好者工作室,推开半掩的大门,一件件甲胄静静矗立,仿佛自各朝各代“穿越”而来,给人以肃杀静穆之感。这些甲胄大多出自邵阳四中美术教师、退役军人谭舟洲之手。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在古代,甲胄是士兵防身装具。《周礼·考工记·函人》曾记载“函人为甲”,制甲师被称为“函人”,但随着社会的演变,如今能高度复原甲胄的“函人”人数较少,而谭舟洲恰是其中之一。历时3年,谭舟洲及其团队依据史料,遵循古法技艺,设计制作甲胄100余副,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国历代甲胄之美。

“我是看着连环画长大的。”谭舟洲1986年出生于邵阳城区,酷爱《三国演义》连环画,“里面的英雄都穿着铠甲,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甲胄,当时就觉得非常酷。”对古代甲胄的好奇,在少年谭舟洲心中埋下了一粒种子。

后来,谭舟洲考入湖北科技学院美术专业,毕业后参军入伍,在武警某部服役。“部队生活锻炼了我的身体,也锤炼了我的意志,让我在潜移默化中更贴近心中身着甲胄的战士形象。”退役后,谭舟洲成为一名美术老师,但“披上铠甲”的梦想始终挥之不去。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谭舟洲接触到复原甲胄,心中的火苗再次燃起。

“情怀是一回事,动手是另一回事。”谭舟洲坦言,甲胄多“活”在“历史书”里,在深入了解甲胄的过程中,他查阅了上百万字的文献资料,在史料、书籍与画卷中学习和了解到不同朝代盔甲的风格和样式。在此基础上,谭舟洲专程前往全国各地的博物馆,想一睹甲胄真容。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古代律法明令禁止甲胄随葬和私人持有,大部分博物馆里都没有成套的甲胄实物,只保存着残片。“当兵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做事情一定要坚持到底。”这并没有影响谭舟洲的积极性,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想要设计复原甲胄的心愿。经过一年多的自学与沉淀,他对各个朝代的甲胄特征越来越熟悉。

“从查阅资料到制作真正的甲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甲胄制作不是小打小闹,是个相当繁琐又精细的活儿。”谭舟洲介绍,甲胄制作流程繁杂,包括设计、打版、开模、绘制、剪裁、组装、缝合等步骤。为了配合人体形态及活动需求,每一片甲片的弧度都有细微差别,有些甲片比手指甲还小,每一片都需要经过手工敲打成形,涉及各种铜、铁的锤碟、锻造、冷锻、热锻工艺。根据款式和工艺的不同,一套甲胄的制作周期快则一至两个月,慢则半年甚至一年。

要把多如鳞片般的甲片缝制起来,非常考验技术。为此,谭舟洲特意去学习了布艺裁剪和皮革缝制等多项技艺。经过了一年的学习和沉淀,2021年,谭舟洲着手打造第一套完整的甲胄。这套具有游牧风格的甲胄,根据明代《出警入跸图》历时半年还原而成。整套甲胄由5000片甲片层层叠加,经横排、纵连铆接而成,以皮料作为内衬,通过革带相连,共有头盔、面甲、前后身甲、肩吞、捍腰、裙甲等10多个部件,重达40公斤,配上一个狼头造型,霸气外露。

“当我第一次穿上甲胄的时候,有一种终于梦想成真的感觉。”完成后,谭舟洲经常穿着自己的得意之作,亮相于多个场合。

“每一套甲胄制作之前,都需要翻看大量的照片、影像才能确认一些数据,有时做到一半,发现甲片之间连接错误,再拆掉重做也是常有的事。”谭舟洲说,摸索的过程,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反复拆卸、重做,哪里不满意,就重新打版……这样的反复,谭舟洲习以为常。

“文化传承不是说说而已,需要更多的人才参与进来。”谭舟洲告诉笔者。2020年,他牵头成立了“宝庆卫”传统武备研究会,拥有弓箭、盾牌、铠甲等武器和装备的复原陈列和制作工坊。如今,研究会从最初的30人发展至70余人,研究会成员来自江西、江苏、四川、广东等省份,其中不乏专业人士,也有不少有相同爱好的退役军人。在谭舟洲及其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下,他们共设计制作了包含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不同式样的上百件甲胄。甲胄按朝代顺序摆开,便是中国历代武备发展历程的缩影。在谭舟洲带领下,团队成员多次受邀参加南京中华门武备展、南京云锦博物馆中国历代戎服展等全国性展览活动。

谭舟洲身着甲胄。受访者供图

近几年,谭舟洲及其团队成员穿戴自己制作的甲胄,频频亮相大众视野。他还在网上开设短视频账号,分享拍摄的一些甲胄视频,引发关注转发,并迅速“出圈”。在一期以“唐宋元明清甲胄”为主题的系列视频中,除了铠甲和头盔,就连人物的发型、佩戴的刀剑和弓弩也十分讲究。为此,谭舟洲特意蓄起长发和胡须。

巾帼不让须眉,研究会也不乏女性身影。“这几年不少女性也喜爱甲胄,我也做了些工艺改进,制作女式甲胄。”为此,谭舟洲特地设计由轻质金属打造的女式甲胄,让现代女子再现“花木兰”英姿。女教师胡雅洁就是其中一位,一有时间,她就来到工作室,穿上铠甲、手挽雕弓,飒爽之气迎面而来。

“很多人认为甲胄是件冷冰冰的防护具,但在我看来,甲胄承载着一个热血男儿的英雄梦和爱国情。”每当穿上甲胄,谭舟洲仿佛穿越回金戈铁马的岁月,置身刀光剑影的战场。寒甲之下,跳动着老兵一颗滚烫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