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藏族小朋友次仁:“解放军叔叔,你们能不能别走啊?”

来源:联勤集结号 作者:赵佳庆 周大伟 张帅 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2-11-15 11:17:38

“解放军叔叔,你们能不能别走啊?”援藏医疗队队员周大伟看着藏族小朋友嘎玛益西次仁那盼望的眼神,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周大伟至今仍清晰记得第一见到小次仁的场景。当时年仅6岁的他,被下肢紫癜伴关节疼痛折磨着,周大伟采用抗过敏、改善血管通透性及激素治疗后,减轻了他的病痛,紫癜及双膝关节疼痛基本消退,仅一周就病愈出院,从那以后,小次仁便与周大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医疗队离开村子那天,牧民们自发聚在一起,为医疗队送行。望着远行的汽车,牧民们不停地挥动着双手,直到汽车消失在视线里,才不舍地走回村子。

“我们是人民军医,守护群众生命健康是我们的光荣!”近年来,联勤保障部队一批又一批援藏医疗队官兵,“缺氧不缺精神”,带着军旗下的誓言,奔赴西藏的各个区县,治病救人、巡回义诊、教学讲座、官兵体检……践行着人民军医的初心使命,把健康守护带给藏区百姓,续写了一段又一段军民鱼水深情的佳话。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联勤保障部队第967医院援藏医疗队,听听他们写在“世界屋脊”上的动人故事。

长途跋涉上高原

今年4月27日,第967医院遴选当地急需的急诊科、妇产科、普外科等相关科室专家骨干组成首批援藏医疗队,历经9小时飞机、4小时火车,跨越5000余公里,到达西藏革吉县,执行为期半年的定点医疗帮扶任务。

革吉县是西藏阿里地区一个纯牧业县,平均海拔在48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气候和海拔的巨大差异引发了胸闷、头疼、失眠等一系列高原反应,这给医疗队队员们的生理和心理带来了极大考验。但缺氧不缺精神,到达革吉县后,他们迅速调整状态,积极投入到帮扶工作中。

争分夺秒抢救危重病患、在驻点医院开展技术帮带、筹备重要急需科室建设……医疗队在开展日常诊疗服务同时,还带去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填补了当地医疗领域的许多空白,通过“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极大提高了当地医疗队伍素质和救治能力。

进村入户开展义诊服务

群众的需求就是帮扶的方向,群众的困难就是服务的重点。5月份,医疗队离开县城,穿过茫茫戈壁草原,奔波290余公里,来到亚热乡江玛村开展义诊。看到早早聚集等候的村民,医疗队员顾不上旅途劳累,第一时间投入诊疗工作。

“还有两个人卧病在床的能看不?”正在给牧民检查身体的周大伟,突然听到人群中传来一句很不标准的汉语。

详细了解后得知,牧民中还有糖尿病足和脑梗死后遗症的重症患者,因行动不便没能过来。他跟同行队员打过招呼,便拎起药箱,在村长指引下奔向病患家中。

“我们是部队的医生,给您检查身体来了!” 老人虽然没听太明白,但看到军装、白大褂、医药箱,便明白了来意,连连点头。

周大伟给老人做了全面检查,对右下肢破溃创面进行消毒、清创和包扎处理,提出诊断和治疗方案,并让村委会人员翻译给老人听。因为语言不通,周大伟只能用手比划着,示意他外伤别沾水,叮嘱他按时吃药,老人激动地说不出话,向周大伟连连竖起大拇指。

革吉县牧民居住分散,到县城看病路途遥远,加之医疗条件和资源有限,牧民就诊十分不便。这次义诊医疗队走村入户,服务牧民200余人,免费发放价值1万余元的药品。

“我们这地广人稀,看病去医院要走很远的路,大家都害怕生病,这次送医送药到乡村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真心感谢咱金珠玛米(解放军)!”医疗队临走前,村长动情地说道。

温暖送到驻训场

革吉县时常有部队驻训,当地也会定期组织医疗力量到驻训场“送温暖”。医疗队队长马万强得到消息,立即组织队员做好巡诊准备工作,争当守护驻训官兵身心健康的“排头兵”。

巡诊当天,医疗队早早来到驻训场,查体送药、外伤处理、答疑解惑……大家根据分工迅速开展诊疗,护士长王丹一边为官兵测量血压、血氧饱和度、做心电图检查,一边记录着数据。

休息间隙,医疗队队员赵美宁和刘盾在对比数据后发现,受高原缺氧影响,有些官兵血压偏高、血氧偏低。针对这种情况,她们查阅相关资料,向官兵集中传授健康常识。

巡诊期间,一名战士训练后胸闷明显,并伴有呕吐症状,医疗队队员第一时间展开救治。经过初步检查发现他有心肌缺血改变,便叮嘱其卧床休息,进行吸氧和口服药物治疗,并一定要在撤离高原后立即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诊治。

半年多的时间,第967医院援藏医疗队发扬人民军队优良传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充分利用自身技术资源优势,全力解决当地群众就医困难的实际问题,把仁心仁术带到藏西大地,用“迷彩绿”守护“高原红”,为当地留下一支支“带不走、留得住”的医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