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春雷百蛰空,山家篱落起蛇虫。”惊蛰节气过后,天气渐暖,各类蚊虫叮咬给驻训官兵带来不小的困扰。
别担心!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今天就教你防虫“攻略”,远离害虫侵扰。

怎么防止蚊虫叮咬?
官兵被雌蚊叮咬后容易产生皮疹,疫源地的蚊虫还会传染诸如疟疾、登革热、乙脑等蚊媒传染病。
疾控专家建议:
要对驻训地进行环境治理;加强个人防护,执行任务的部队应携带和使用蚊帐;条件允许时可使用诱蚊灯、蚊香等驱杀蚊虫;夜间站岗或执行任务时应穿长袖上衣和长裤,同时在身体暴露部位涂驱避剂、戴防蚊罩。

如何高效驱蝇?
蝇类嗡嗡嗡的声音打扰官兵休息,它们携带的疾病主要有伤寒、病毒性肝炎以及寄生虫类疾病。
疾控专家建议:
要做到生活、厨余垃圾及时清理;野战厕所及时喷洒消毒剂、杀虫剂;食物应彻底煮熟;可采取化学滞留喷洒、布放捕蝇瓶、挂放粘蝇纸等方法进行驱杀。

身上突然长“黑痣”是被蜱虫咬了,要当心!
蜱习惯于停留在草尖上,等待人或动物经过时叮咬吸血。蜱是莱姆病、森林脑炎、巴贝西虫病等疾病的主要传播者,其叮咬后难以拔出,吸血伤口难以愈合。
疾控专家建议:
要做好个人防护,长时间在草地埋伏、潜伏时,扎紧裤腿、衣袖;在裸露皮肤处喷洒驱避剂;一旦遇到被蜱叮咬情况,切勿直接拔出和拍打,应使用酒精或者麻醉剂将其麻醉后再拽出。

如何防止蠓咬伤?
蠓是一种体积很小的吸血昆虫,不容易被发现。其主要危害是叮咬后常引起过敏反应,某些种类的蠓可能传播乙型脑炎和人畜丝虫病。
疾控专家建议:
在扎营区域周围铲除杂草,对潮湿泥土可铺垫炉灰,保持干燥;蚊帐、防蚊服升级成更为致密的网材,一般需要超过20目;灭蠓可采用灯光诱杀、药物滞留喷洒、超低容量喷雾和烟剂熏杀等方法。

让人闻风丧胆的蚤如何防?
蚤是鼠疫、地方性斑疹伤寒、野兔热等疾病的传播媒介,人被叮咬后往往会造成局部组织的过敏反应。
疾控专家建议:
室内防治应注意个人卫生,可在房舍的表面喷洒药剂杀灭;在营地周围可通过喷洒药剂、药粉开展大面积灭蚤;在疫源地驻训时,尽量避免接触小型哺乳动物、鸟类等,更严禁捕食野生动物。

古人云:“春杀一虫,胜过夏杀一千。”疾控专家提醒,驻训单位要在春季对长期驻训地域进行清理,开展杀虫工作,做好虫媒传染病的早期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