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加加林勇敢地搭乘东方号飞船进入地球轨道,开创了人类载人航天的历史。载人航天发展迄今已有整整60年了。这60年来,人类亲身探索宇宙的脚步一直未曾停歇。
加加林太空之旅可谓险象环生
60年前那一天,苏联国家广播电台播音员列维坦饱含兴奋之情播报:“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成功从苏联境内升空。世界上第一位太空人是苏联公民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
加加林
就是因为这一次飞行,加加林成为苏联航天的标志和英雄。苏联媒体在随后的宣传报道中,基本都是强调准备工作极为细致,万无一失。然而实际上,人类的首次太空之旅并不顺利……
为了给加加林的这次飞行做准备,苏联一共进行了7次试射,其中只有3次是标准意义上的成功,失败了4次,其中有两次甚至是以完全失败而告终。这两次完全失败的任务中的一次是飞船滞留在轨道上,未能返回地球。另一次,则是飞船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被烧毁。
幸运的是,7次试射中的最后两次成功了,它们都是在1961年3月完成的,距离最后的载人飞行不足1个月。其中,3月25日的那次试射,成功地进行了飞船着陆前飞行员的弹射伞降。这被视为准备工作已经就绪的标志。
尽管按照原先的计划,要实现8次成功试射才算是完全准备好,但在美国也开始准备载人航天任务的大背景下,苏联在当年4月3日决定立即进行载人发射,进而实现了人类的首次太空飞行。
加加林绕地球一周108分钟的太空之旅可以说是险象环生。
发射前,飞船气密传感器发生故障,为此工作人员不得不在射前数分钟内先松开然后又重新拧紧舱盖上的32颗螺栓。通信线路也一度发生中断,本来应该显示吉利信号“5”,结果跳出个表示飞船失事的数字“3”。与火箭三子级分离后,飞船就开始急剧旋转。再入大气时,球形的返回舱再次不断滚转,加加林也因离心力被甩向舱壁。飞船的着陆位置偏离预定点400多公里,加加林不得不用通讯设备与指挥控制中心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位置,直到1小时后搜救人员才发现他。
也正因为经历了如此多的不易,人类的首次载人航天才更加值得铭记与纪念。加加林的壮举实现了自古以来人类飞天的梦想,开启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新纪元,彰显了人类的勇气和智慧,以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不断提升的组织动员能力。联合国大会2011年4月7日作出决议,将每年的4月12日确定为国际载人航天日。
从美苏争霸走向百花齐放
在美苏两国的你追我赶之下,人类的载人航天技术取得了飞速的进步。1963年6月16日,世界上第一位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进入太空;1965年3月18日,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实现首次人类太空行走;1966年3月16日,美国实现世界航天史上首次空间对接;1969年7月16日,美国发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7月21日,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将左脚踏到月球上,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并说出了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这是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
阿姆斯特朗在月球插上美国国旗
人类登上月球标志着美苏之间的太空竞赛就此终结,也为单纯显示技术实力的载人航天活动画上了一个休止符。此后,人类开始谋求在太空建立长期的据点——空间站。
1971年4月19日,苏联用质子号火箭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载人空间站“礼炮1号”。其中“联盟11号”的航天员进站工作了3个星期。此后一直到1982年,苏联又连续发射了礼炮2~5号空间站和第二代礼炮6号、7号空间站。1973年5月14日,美国用土星5火箭发射名为“天空实验室”的空间站,先后有3批9名航天员乘阿波罗飞船到上面去工作。
1986年2月20日,苏联发射了第三代长期载人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的核心舱。此后历时10年,直到1996年4月26日才最终完全建成。在其寿命期间总计接待了来自1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航天员100多人次,创造了人类在太空连续生活和工作438天,以及在太空飞行累计时间达748天的世界纪录。
和平号空间站
1998年11月20日,俄罗斯用质子号火箭将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部件曙光号多功能舱送入太空,就此拉开了16个国家联合建造国际空间站的帷幕。国际空间站长110米,宽88米,总质量达400余吨,是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设施最为先进的人造天宫。
国际空间站
时至今日,许多国家都拥有了自己的航天员,中国也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具备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并将在今年开始建设自己的空间站。连像SpaceX公司这样的私营企业也已经成功验证了自己的载人航天能力。
2001年4月28日,美国富翁蒂托搭乘联盟TM32号飞船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出发,抵达国际空间站旅游观光8天,成为世界上首位太空游客。后面还有更多的企业在紧盯太空旅游这个巨大的市场。5000美元的抛物线飞行、1万美元的高空飞行、10万~25万美元的亚轨道飞行、数千万美元的轨道飞行,甚至百万美元每月的太空旅馆,都有企业在奋力开拓。
人类载人航天60年,我们已经将通天之路修筑得足够宽广,普通人登上太空的梦想已经不再遥远。这60年,我们一直在路上奔忙。未来,我们依然将不懈拼搏。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载人航天终将使人类成为一个多星球的物种,进入星辰大海的广阔天地。
本文刊登于4月10日《中国航天报·飞天科普周刊》的名家观点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