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创新工作室”为战赋能 破解作战训练保障难题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谢荣强 陈菲莹 责任编辑:刘上靖
2025-01-09 06:51:51

空军某旅注重发扬军事民主破解作战训练保障难题——

“创新工作室”为战赋能

工作室成员在检查革新成果落地应用情况。王  瑞摄

“又缩短10秒!”新年伊始,空军某旅一场导弹装填课目训练火热展开,某营战勤班战士利用官兵自主革新的导弹辅助装填销,不仅有效缩短战斗准备时间,还提高了操作精准度。

“可别小看这10秒,这在战场上就能赢得先发制敌优势。”该营一名干部介绍,这项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旅队“创新工作室”带头攻关。

笔者了解到,此前,导弹装填效率不高一度制约着该营战时保障能力提升。得知情况后,旅队安排“创新工作室”的高工刁少民带着技术团队前来解难。技术团队研究后,提出了设计一款导弹辅助装填销的方案。在他们带动下,连队官兵也积极参与进来。大家集思广益,分工查阅资料、咨询厂家、设计样品、实际验证,推动这项发明在全旅落地推广。

类似这样的攻关经历,在该旅还有很多。“成果的背后,不只有‘创新工作室’的功劳,更重要的是发扬军事民主,激发每名官兵创新创造的活力动力。”一名旅领导介绍,近年来,部队列装的新装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如何快速形成战斗力面临着不少课题。为此,旅党委紧盯实战要求,充分发扬军事民主,依托基层岗位技师、专业训练尖子、技术干部等骨干力量,成立“创新工作室”,每次根据需要组建联合技术革新攻关小组,使高工的技术专长和一线官兵的实操经验优势互补,更好解决演训中的问题。

那一年,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故障排除效率,成为工作室关注的一个重点。

“能不能设计一款故障定位系统?”有官兵提出建议后,大家感觉可行,便顺着这个思路深入论证——“可以利用计算机提取分析技术,分模块检测”“还可以嵌入数据采集卡、信号处理软件等模块”……历经多次头脑风暴,一个初步设计思路成型。

但是,设计自动检测系统需要精通软件编程,这让擅长硬件设计的高工路绍安有些力不从心。软件应用专业毕业的年轻工程师孙志峰得知后,主动请缨接下任务。

他们分工合作,由路绍安等专家负责整体方案设计,孙志峰带领计算机小组负责软件编程,其他基层官兵组成专业攻关小组负责硬件测试。不久后,故障定位系统成功研发并通过测试,后来在部队广泛使用。

“老骨干经验丰富,了解装备性能参数;年轻同志思维活跃,有创意,冲劲足。”路绍安说,工作室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让新同志和老骨干组成互助小组优势互补,并组织各专业攻关小组常态轮流授课,分享解难经验,既拓宽大家业务视野,又通过思维碰撞激发创新活力、凝聚攻坚合力。

前不久,笔者列席一场创新经验分享会,很快被现场热烈的氛围所感染。

“结合这么多年保障工作经验,我觉得这样做更稳妥些……”在一场创新经验分享会中,一位老高工拿着一份图纸,与正在讲解的年轻技师展开研讨。

“工作室充分发扬军事民主,这样的业务讨论是常态。”会后,这名老高工坦言,大家在工作室不看军衔高低、不搞论资排辈,都可以发表见解、畅所欲言。而讨论的内容,大到一个思路方向,小到一个零件制作,大家严谨细致、较真求实,一切围绕提升战斗力。

这种氛围,让加入工作室不久的年轻干部李志龙深受感染。“这个集体充满朝气和创造力,只要有能力、有想法,人人都可以成为主角。”他说,如今在日常训练中,官兵自觉发扬军事民主,发现问题或者有新想法,就会提出来与战友一起讨论,在交流碰撞中形成“金点子”。

“既要鼓励大家提意见,还要善于把切实可行的想法思路尽快落地。”该旅领导介绍,工作室坚持“发现难题集智研讨、形成方案科学论证、成果成熟应用推广”的原则,每个月开一次创新研讨会,对选题需求进行研讨论证,审核通过后上报,进行立项。如果成果实用可行且有助于提升战斗力,会得到全力支持。

发扬军事民主,激活基层创新一池春水。如今,“创新工作室”为战赋能作用持续显现,助力装备保障能力提升,该旅数十名技术人才被战区空军评为“强军工匠”。新年度训练展开后,新型设备转运车、多型号电源接口等一批技术革新成果落地应用,受到基层官兵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