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某部参谋徐阳心系基层、务实指导提升管理工作温度,官兵们说——
“这样的机关干部受欢迎”
■王武锋
在空军某部,有一位徐参谋。提起他,很多基层官兵不吝夸赞之词——
“我们连管理工作搞得好,多亏了徐参谋帮带”“这些管理骨干都是徐参谋带出来的,现在个个独当一面”“再多几个徐参谋就好了”……
徐参谋名叫徐阳,几年前调到了部队管理科。
部队管理工作复杂而烦琐,能得到基层官兵这么高的评价,他究竟有什么独到之处?
“人在机关,心系基层。”某连干部刘志超告诉笔者,徐阳把基层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甚至比一些基层干部还上心。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抓管理工作很有温度。
笔者见到徐阳时,他正在看手机短信:“都是基层战友发来的,祝我早日康复。”这样的短信,他一天收到了几十条。
前段时间,徐阳因病住院。一些基层官兵得知消息后,由于不方便前来探望,只能通过这种方式送上祝福,其中就有某连干部刘志超。
“别看大家现在都很认可徐阳的工作,他刚担任参谋那会儿,可是有点‘烦人’。”刘志超打趣道,“我和徐阳算是不打不相识。”
当时的徐阳,初到机关,对自身岗位职责的理解有点片面,认为“问题抓得多,就是工作干得好”。
那段时间,徐阳一有空就往基层跑,每次归来都“收获”满满——只要发现问题,他就毫不留情地登记通报。
一次,徐阳到刘志超所在连队突击检查,一下子找出十几个问题。“都是一些细枝末节,有必要上纲上线吗?”看着徐阳列出的清单,刘志超心里直冒火,他觉得徐阳就是在故意找茬。
徐阳却觉得委屈:发现问题、登记通报是自己的职责,怎么就成“故意找茬”了?一时间,徐阳和刘志超的关系变得很紧张。
后来,这事传到了分管部队管理工作的旅领导那里。这名旅领导专门把徐阳找来,一番苦口婆心:“作为机关人员,帮助基层提高正规化建设水平是分内之责。检查是发现问题的手段,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要提升管理工作的温度……”
“提升管理工作的温度。”这几个字让徐阳若有所思。没过多久,他再次到刘志超所在连队检查工作。
这一次,徐阳像变了一个人,检查发现问题,没有立即登记,而是拉着刘志超分析原因,并给出具体整改建议。
这大大出乎刘志超的意料,他原本严阵以待,已做好再被“找茬”的心理准备。见徐阳一反常态地耐心指导,刘志超便放下“对抗”情绪,承诺认真整改。
从那以后,刘志超与徐阳的关系渐渐缓和。借着徐阳到基层检查的机会,俩人经常就如何做好连队管理工作交换看法。一年后,刘志超所在连队面貌一新,被评为管理先进示范单位。领奖归来,刘志超专门向徐阳表示了感谢。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徐阳也收获颇多。这段经历让他明白,衡量部队管理工作的成效,不能单纯看检查发现了多少问题,更要看帮助基层解决了多少问题;基层管理水平提升明显不明显,基层官兵满意不满意。
慢慢地,基层官兵发现,这位徐参谋的行事风格不一样了:检查结束后,不仅当场指出问题、要求整改,还会耐心说明可能引发的后果,让基层官兵“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如果遇到基层依靠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便主动揽过来,协调机关帮助解决。
工作步入正轨,与基层打交道多了,徐阳和官兵越来越熟悉。有时检查发现问题后,有人便动起了“小心思”,请他通融通融。
一边是人情世故,一边是规定要求,如何选择?
“这有啥难的,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对此,徐阳态度明确:严管和厚爱、激励和约束,一个都不能少,更不能厚此薄彼。
一次野外驻训,徐阳在检查中发现,某连炊事操作间卫生条件不达标。炊事班班长考虑到自己与徐阳很熟,便请他网开一面,不要通报批评。
“从现场情况看,卫生不达标不是一天两天了,说明你对饮食安全没有足够重视,有必要敲一敲警钟。”徐阳严肃地说,“通报批评,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让大家都能够有所警醒。”
担心这名班长背上“思想包袱”,徐阳当场讲清利害关系,带他重温有关规定,并叮嘱其所在单位主官及时跟上,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徐参谋不徇私情,从长远看,对我是一种保护。如果这次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事后,这名“醒过味来”的班长说,一名称职的机关干部,就该这么做。
在基层部队,官兵们对“五多”问题意见最大。作为一个机关业务部门,部队管理科自然少不了“呈文办会”。但会议开到哪个层级、需要什么人参加,哪些文电通知要下发、应该什么时候下发……对于这些事项,一名机关干部即使没有最终拍板权,也有很大的建议权。
“机关部署任务、开展活动,要充分考虑基层的工作安排和承受能力,不能随性而为。”徐阳说,现在不光部队管理科,其他兄弟科室也一样,非常注重发挥“关闸分流”作用,对于一些文电和会议,能合并的合并,该精简的精简,尽量不给基层官兵添乱。
一天晚上,上级下发一份通知,要求尽快传达至官兵。在“要不要连夜传达”的问题上,徐阳与一位同事产生了分歧。“我仔细研判了通知内容,还没有急到那个程度。”最终,机关领导采纳了徐阳的建议:第二天再下发各营连。
得知整个过程,一些营连干部给徐阳打来电话,为他实事求是体恤基层的务实之举点赞。
经过这几年的工作历练,徐阳对如何提升部队管理工作的温度有了更深的感悟,那就是凡事要站在基层的角度,深想一层、先干一步、多做一些。
对此,官兵们用一句最直白的话表达心声:“这样的机关干部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