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搏击空天谋打赢的优秀指挥员郝井文。万全 摄
又是一年岁末。
跑道的四周空空荡荡,冬日南方的湿冷天气从脚底袭入全身,让人不时打着寒颤。对于在万里高空之上度过3000多小时的郝井文来说,这不过是万般滋味中的寻常一种。
今年,是郝井文入伍的第25个年头。
这25年,他体味过枯燥训练的漫长无涯,在拿下首届“金头盔”时也只留给自己两秒时间的短暂欣喜;
这25年,他陪着战友们走出兵败麦城的惭愧懊恼,也带领团队感受过“金头盔”“金飞镖”数量居全空军之首的无上荣光;
这25年,他数次经历与外国军机近距离对峙的剑拔弩张,也见证着中国空军的战斗航迹延伸到远洋远海的热血豪迈!
时光一直这么安静,却又有万钧之力。
(一)

优秀指挥员郝井文。万全 摄
当上飞行员,在十里八乡是比中状元还要“轰动”的事儿。
这个从春秋古城走出来的小伙子,胸膛里装着战国的风沙星辰,走的路都笔直通天,没有崎岖绕弯。他一路通过了70%淘汰率的飞行员选拔,进入空军飞行院校,来最优秀的团队,飞最先进的战机。
20多岁的共和国飞行员,风华正茂。生在和平年代的郝井文,此时正意气风发走向未来战场;生在战争年代的王海,彼时正身披战甲升空迎敌——
当朝鲜的战火燃烧到国门,这支平均只飞了几十个小时的“王海大队”,打出了15比0的空战传奇。
人民空军的诞生与成长,背负着民族的希望。穿越时间与空间,英雄部队的力量会愈显光芒。
传承的能量,其实远不止于此。
“总有一天,你们会成为老同志,在年轻时候就打好基础,后面才能扛起一片天!”那年,只有25岁的汤书杳把郝井文的这句话,记在心里。
当听到郝旅长力排众议推荐他去参赛的时候,除了感激,还有忐忑——感激郝旅长依然选择相信他,却又怕自己走不出当年打靶失误的阴影。
“熬过去,雏鹰才能成长为雄鹰!”郝井文自信从没看错过自己的兵。
数月时间同吃同住、手把手带飞,不分昼夜无缝隙指导教学……终于,汤书杳听到了那句——“还不错”。
为了这三个字,汤书杳顾不得背后生了脓包不能碰水,从不会游泳练到比肩专业运动员的水平;为了这三个字,汤书杳把日照角度、空中风力分配等都细细研读,不容有丝毫失误……
从抗美援朝战场打出来的血性虎气,托举汤书杳一举拿下“金飞镖-2018”,成为中国空军最年轻的“金飞镖”得主!
无数梦想拔节生长,无数希望竞相绽放。一路走来,郝井文带领部队6次夺得空军“金头盔”“金飞镖”实战化军事训练比武竞赛团体第一,10人次夺得“金头盔”、6人次获得“金飞镖”……
时光流转着,也见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