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从“黄麻起义”中走来,空军的这个红色连队90周岁了!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刘汉帝 戚勇强 郭明明 发布:2017-11-14 10:00:59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红心向党铸军魂,有我无敌树丰碑!”2017年11月13日,是“黄麻起义”90周年纪念日,空军空降兵某旅营区上空回荡着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在这个意义重大的神圣日子里,他们隆重举行纪念活动,为“黄麻起义红三连”90周岁庆生。

燃放炮竹、向连旗宣誓、签名仪式……当天,“红三连”热闹而庄重。

90年血脉永续;

90年薪火相传;

90年再创辉煌;

90年来,“红三连”在“红心向党,有我无敌”的连魂指引下,历经战火洗礼和岁月考验,倾注无数革命先辈的心血和汗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彪炳史册的辉煌历史和优良传统,成为一支战绩显赫、战功卓越的英雄连队。下面,请随记者一起走进“红三连”,走进那辉煌的90年。

90年,战火纷飞中的那些光辉历程

“黄麻起义红三连”诞生于1927年11月13日湖北黄安的“黄麻起义”,其前身为黄麻起义赤卫军麻城支队一部,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战功卓著的红军连队,是空军编制序列中最早的红军连队。

1927年11月13日,湖北黄安、麻城三万余农民起义军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第一枪。当天,数万人参加了黄麻起义,部队称农民自卫军。这就是红三连的诞生之地,“红军”一词也出自于此。

次日清晨,农民自卫军一举攻克黄安县城,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黄安县农民政府。当地著名书法家吴兰阶兴致勃勃,挥毫疾书了一副对联:痛恨绿林,假称白日青天,黑夜沉沉埋赤子;光复黄安,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这副对联贴在县衙大门两旁。表示颜色的10个词巧妙地镶嵌在对联里,唯独用红色象征革命部队农民自卫军。从此,“红军”的称号开始使用。

黄麻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我党领导的第三次伟大的农民武装起义,它是党在大别山区领导的首次成功的武装农民起义,毛泽东同志曾将其誉为“湖北的秋收起义”。作为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的一支余脉,“红三连”的薪火从这里不断传承。

历经浩荡的战火洗礼和岁月考验,“红三连”先后参加了长征、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淮海战役、开封战役、渡江作战和抗美援朝作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涌现出特等功臣青年战斗英雄马绍孔、“战斗英雄”崔小毛等功臣模范475人,先后荣立一、二、三等功48次,创造了长征路上第一仗、平型关大捷第一枪、渡江作战第一船、五分钟登城第一例、出国作战第一功、九八抗洪第一险的“六个一”的光辉战绩。

90年,任务第一线的那些英雄战旗

近年来,“红三连”先后参加了98抗洪、99阅兵、08抗震、09阅兵等大型任务,先后30余次被上级评为标兵连、模范连。在急难险重任务的第一线,“红三连”的英雄战旗永远高高飘扬。

1998年8月,长江洪魔肆虐,红三连所在单位奉命开赴洪湖市长江大堤,数千官兵用生命守卫堤岸。8月10日,燕窝镇八八潭干堤发生直径18米、深25米特大管涌,危险前所未有,溃堤一触即发!

灾情就是生命,救援刻不容缓!生死抉择之间,红三连官兵“抢”下了任务。“在红三连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退缩’这一词!今天,生,就用双手守住大堤!死,就用身体化作大堤!”出征前,三连官兵面对连旗宣誓,誓与大堤共存亡!

到达现场后,情况远比通报的严重。据官兵们回忆,当时的“国字一号涌”被称为鬼门关,稍有不慎就会危及生命。三连官兵连续奋战数个小时,管涌却在洪魔的肆虐下越来越大,普通的沙石和沙袋已经起不了作用。缺口越来越大,整个大堤将面临溃堤的危险。

“我是党员,跟我上!”全连18名党员自觉站在了排头,冒着被洪水卷走的危险,手挽手组成了一道人墙,率先跳进了奔腾的洪流中,用血肉之躯为堵住管涌争取更多的时间。没有车辆就用肩扛,没有铁锹就用双手挖,凭着钢铁般的意志,三连官兵连续奋战了60多个小时,搬运砂石数千方,最终堵住管涌,控制险情。

在一次又一次的急难险重任务中,红三连官兵用实际行动一次又一次地做出“生死抉择”,尤其是党员突击队,始终当模范、做标杆,冲锋在最危险、最紧迫、最复杂的现场,敢于叫响“看我的,跟我上”,一次又一次影响感召着全连官兵,让“红三连”的英雄战旗飘扬在第一线。

汶川地震时,抗震救灾突击队员中,有6名是入伍不满一年的新战士,他们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克服了心理障碍,含着泪在废墟中拼命地掏、使劲地挖。救灾结束后,连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连队党支部被中组部授予“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

“每次都冲在第一线,难道真的无所畏惧?”曾经有人这样问。“我们是红军的传人,一定要握好红色接力棒,扛起英雄的战旗!”稚嫩的脸庞、朴素的话语,一代代“红三连”官兵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红心向党,有我无敌”的忠魂。

90年,国际赛场上的那些辉煌荣誉

红心向党站在前、能打胜仗冲在前。近年来,“红三连”聚力建设能打胜仗的过硬部队,在训练中坚持从严从难,始终不忘战斗力标准,连队实战化训练水平稳步提升。他们征战国际赛场,赢得荣誉,再创辉煌。

2015年,首届“空降排”国际军事比赛在俄罗斯拉开序幕,以“红三连”“马绍孔排”为主体组建的参赛队出国征战。面对异国他乡的陌生参赛环境,“红三连”官兵毫无畏惧,勇往直前。

在赛前的适应期,为了保持充足的体力,他们强迫自己吃下那些味道怪异的俄式饭菜;为了适应比赛场地,他们不断钻研和更改“战法”。在最终的角逐中,“红三连”官兵一举夺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首次出国参赛就斩获佳绩,新时期,“红三连”续写着辉煌荣誉。

今年夏季,“空降排—2017”国际军事比赛在湖北广水举办,“红三连”再次组队出征。排长邹勇兵在“空降排”选拔之初就积极报名参加,不曾想却在跳伞中脚踝严重扭伤。半个脚掌都因充血而显得发红、轻轻触碰就会传来强烈的压迫感……躺在床上,邹勇兵不肯服输。在国家和单位的荣誉面前,他做出了一个让人觉得犯“傻”的决定:“轻伤不下火线,就算撑也要死撑到底!”

为了能在国际赛场上与外国空降兵一决高下,邹勇兵瞒着身边的战友打上封闭针,就又站在了武装十公里的起点上。沉重的装具披在身上像一道“枷锁”,但他强忍着伤痛告诉自己:“我是红三连的一员,倒也要倒在终点线上!”凭着顽强的意志,邹勇兵如愿成为“空降排”排长。

一颗红心永向党,把荣誉牢记心间,“红三连”列兵隆元银新训尚未结束就积极备战“空降排”比赛,是真正的“零基础”进入。面对国际赛场上的各国空降兵精英,隆元银无所畏惧,靠着心中对荣誉的追求杀出了重围,用行动证明了“一道拐”也能亮剑国际赛场……

最终,“红三连”官兵顽强拼搏,一举夺得了非战车项目比赛的7项第一,并获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抚今追昔,历史荣誉厚重辉煌。展望未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黄麻起义红三连”继承红军传统,弘扬英雄精神,永当空降先锋,也必将在空降兵转型建设中挑重担,打头阵,当尖兵,用红军传统续写英勇空降兵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朱红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