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国土防空到攻防兼备,从单打独斗到体系对抗——
加快战略转型步伐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使空中作战效能产生了质的飞跃。空军已经发展成具有制地、制海、制天、制电磁空间能力的战略军种。中国空军只有推进战略转型,才能更有效地保卫祖国领空。
2000年,为加快空军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的步伐,空军决定由该师首家改装某新型战机,意味着这支空军的“杀手锏”部队,将在未来战争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那年金秋的一个拂晓,该师飞行员在陌生地域和复杂气象条件下,驾驶新型战机起飞,翱翔于云层中,隐蔽搜索潜藏在崇山峻岭中的导弹雷达阵地,突破地面重重火力封锁,对其进行毁灭性打击。此次突击突防的成功,标志着该师整建制形成突击突防能力!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该师抗美援朝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新世纪新阶段,这支从抗日烽火中走来的空中精锐,一次次在全要素全体系对抗演练中,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快速转型。
2006年秋,该师参加空军首次组织的多兵种多机种实兵演习,全过程、全要素研练了复杂电磁环境下远程精确打击、空中交战等课题。
2008年初夏,在空军统一筹划下,该师将空中预警侦察系统、电子对抗系统、精确打击系统等作战要素联合起来,成功实施了复杂电磁环境下空军部队首次体系对抗演练,探索验证了主战装备和作战支援系统集成实兵体系对抗的新战法。
2010年9月,该师飞行员驾驶歼-10战机,在“和平使命—2010”联合军演中首次飞出国门,遂行演习任务。这是中国空军歼-10战机、轰油-6和预警机等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战机首次在带战术背景条件下的成体系、全要素联合行动。
2014年,在空军组织的空战对抗考核中,该师赢得2个团体第一,2人获得“金头盔”;在空军“红剑-14”演习中,参演飞行员成功突防突击30架次,在空军突防突击考核中,一举夺得最高荣誉“金飞镖”。
矢志蓝天,忠诚无畏。这支经历过硝烟洗礼的空中劲旅,胸怀“打造世界一流空中精锐之师”的目标愿景,正紧贴实战联战联训,立足体系提升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在实现“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记者感言】
胜利之花的花蕊是“无畏”
■李建文
遥想当年,从抗日烽火中走来的这支航空兵部队,入朝参战时,未满周岁,人均飞行时间不足百小时,作战飞机不足百架。然而,他们的对手却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仅美国的参战飞机就达1100余架,飞行员飞行时间在1000小时以上,多数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纵然敌众我寡,依然敢于亮剑。该师两次入朝作战,与敌人“空中拼刺刀”,取得辉煌战绩。中国空军靠什么成为令敌人胆寒的“空中王牌”?一言以蔽之,没有大智大勇,就没有胜利!中国飞行员的胜利之花的“花蕊”是无畏!
如今,历史不可抗拒地进入信息制胜、系统作战、空天一体的新时代,“空中拼刺刀”式的传统空战样式已经渐行渐远,但铸就“空中王牌”的英勇无畏的精神依然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飞行员积极抢占未来战争“制高点”,为祖国安全铸造更加锋利的空中长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