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追寻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赴照金开展现地学党史活动纪实
微雨寄哀思,春风颂英雄。清明前夕,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组织百名党员踏上照金红色革命圣地,重温历史,缅怀先烈,以红色基因润泽初心使命,用先辈遗志砥砺奋进征程。
追寻革命原点 倾听历史回响
穿过照金广场,一队“空军蓝”格外醒目。他们整齐列队,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来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英雄纪念碑前。苍松翠柏掩映下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英雄纪念碑庄严肃穆,四名战士为革命烈士献上花篮,张铭院长、张智军政委缓步上前,仔细整理花篮缎带,全体人员脱帽行三鞠躬礼,向革命先烈致以崇高敬意。
回溯精神根脉,感受初心涌动。在陕甘边照金革命纪念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幕幕栩栩如生的场景再现……穿梭在承载着记忆的展厅中,大家认真聆听讲解,重温光辉历程。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将生命置之度外的光荣事迹,使同志们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受到强烈震撼。伟大的精神穿越历史时空,在不同时代革命军人的胸膛中奔涌流淌。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小小党徽,传递光荣梦想;誓词铿锵,接续信仰力量。老党员为预备党员佩戴上鲜红的党徽,共同面向党旗,高举右手庄严宣誓。
作为新党员代表的中士吕笛深有感触地说:“在建党百年之际来到红色照金,这样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将成为我们党员历程中的重要起点,激励我们学好党的历史,传承先辈精神,走好未来的路。”
分享党史故事 唱响不忘初心
陈家坡会议是陕甘边革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被称为陕甘边革命历史上的“遵义会议”。饱经200多年风雨的古杨树,如今仍屹立在陈家坡会议旧址旁。石桌和磨盘见证着无声的历史,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杜天祥老人是陈家坡土生土长的农民,祖父是一名红军。从小听红色故事长大的他是这里的讲解员和守护人。看到解放军来了,杜天祥老人格外高兴,他身穿“红军”衣帽,讲起了习仲勋的革命故事,把党史宣传教育编成顺口溜,用亲切的陕西话讲给大家听。
修复科车蕾、颌面整形科李治冶、黏膜病科朱婉立、牙体牙髓病科程小刚、设备科王鹏发、三级教授陈永进六名同志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谢子长、刘林圃、张景文、刘志丹、李妙斋、王泰吉六位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引发着强烈共鸣。仿佛置身于那个炮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大家都听得入了神,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掌声。
在沙鑫家、余擎、刘利娜、王艳妮四位同志的带领下,大家齐声唱响歌曲《不忘初心》。深情嘹亮的歌声,在陈家坡会议旧址的上空久久回响……
张智军政委谈到,回到革命的原点,以这样的方式致敬先辈,就是要从他们的事迹中汲取精神之钙、涵养政治品格,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奋斗历程培塑优良作风、磨砺胜战本领,更好地把初心写在行动中,把忠诚镌刻在战位上。
开展健康义诊 反哺老区群众
3月30日上午,照金广场游人如织,白鸽飞舞。身披迷彩的口腔流动诊疗车一路驰骋,停驻在广场一角。由口腔外科主任周宏志,医疗康复科主任杨帆,急诊综合科主任张旻,牙周科副主任马志伟,预防科主任轩昆、护士长韩冰及护师、洁牙员组成的口腔健康医疗队迅速展开,为老区群众开展口腔健康义诊和科普知识宣教。之所以派出如此强大的明星的专家阵容,医院有着自己的考量。张铭院长认为,除了为基层官兵提供一流的口腔诊疗服务,把优质的诊疗资源带给老区群众,军队医院同样责无旁贷。
得知73岁的退伍军人曾世德就住在照金镇照金村,预防科轩昆主任带领医疗小分队来到他的家中,上门为他进行口腔检查。这些年,乡亲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走进照金街区,红砖青瓦,小楼林立,红旗飘扬,矗立在山上的“照金”二字与火形的标识,见证着这座小镇的历史变迁。
与此同时,预防科韩冰护士长带领另一支小分队来到照金北梁红军小学,为孩子们讲授正确的刷牙方法,进行涂氟等口腔预防保健。
一段历史,血火铸就;一种精神,薪火相传。短暂的参观见学结束了,但共产党人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的浩然正气,他们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改革创新的担当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弘扬。了解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激发我们在新时代担当初心使命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用红色故事的丰富精神给养和无穷智慧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落地见效,将是这次照金之旅带给我们更为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