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至今仍是全球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我国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约80万例,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掌握科学的防治知识,是守护个人健康、阻断疾病传播的关键。
结核病:从“白色瘟疫”到可防可治
结核病,大家可能听说过“痨病”,其实就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它能攻击我们身体的很多部位,但最常见的还是肺部(占了80%以上)。以前因为没有好的治疗方法,结核病就像个“白色瘟疫”一样可怕,但现在医学进步了,只要早点发现并且好好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康复。
1.传染性很强:肺结核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会把细菌带到空气中,这些细菌能在空中飘好几个小时,健康人吸进去就可能被感染。
2.潜伏期长:大概有5%-10%的感染者会真的发病,潜伏期可能好几年,身体抵抗力差的时候,这病就容易爆发。
3.后果很严重:如果治疗不规范,结核病可能会变成耐药性的,治疗起来既难又贵,严重时还会威胁生命。
症状要警惕:咳嗽超两周需注意
肺结核的早期症状很容易被忽略,如果你有下面这些情况,最好赶紧去看医生:
主要症状:咳嗽、咳痰超过两周,痰里还有血丝或者咳血。
伴随症状:下午低烧、晚上出汗、胸痛、没力气、体重下降,女性可能还会月经不调。
这些人群要特别注意:糖尿病患者、HIV感染者、长期吃免疫抑制剂的人;和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人(比如家人、同事);老年人、小孩和营养不良的人。
预防很重要:切断传播途径
1. 切断传播途径
戴口罩:患者出门或者和别人在一起时要戴医用口罩,健康人去人多的地方也要做好防护。
勤通风:每天开窗三次,每次半小时,可以大大减少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
文明咳嗽: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痰液用纸包好然后烧掉或者消毒。
2. 增强抵抗力
均衡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多吃新鲜果蔬,别喝酒、别抽烟。
规律作息: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适当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拳),保持好心情。
3. 特殊人群的防护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严重的结核病,但保护效果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弱。
高危人群筛查:和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应该做PPD试验或胸片检查,潜伏感染者要听医生的话做预防性治疗。
治疗要规范:全程管理,避免耐药
1. 治疗原则:早发现、联合用药、适量、规律、全程治疗
药物方案: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肺结核疗程至少6个月,耐药结核可能需要18-24个月。
别自己停药:症状好转不代表病菌没了,治疗中断很容易复发和产生耐药性。
2. 国家免费政策
我国为结核病患者提供免费服务:
初次就诊者免费做痰涂片和胸片检查;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免费提供抗结核药物和定期复查。
3. 患者管理
隔离措施:治疗初期尽量单独居住,保持房间通风,餐具要煮沸消毒。
社会支持:患者应该告诉学校或单位,避免带病上课/工作,减少传播风险。
朝着“终结结核”的目标前进
每个人都是防痨的战士:
主动学习:传播结核病的知识,消除大家的误解和歧视;
关注症状: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可疑症状时,要督促及时就医;
支持患者:鼓励患者坚持治疗,给予他们心理和生活上的帮助。
要终结结核病,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就像今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主题说的,“你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终结结核流行”的梦想。从个人防护到公共卫生行动,每一点努力都在保护我们的健康呼吸。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结束结核病这个“白色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