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数”说信心的力量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董成 责任编辑:张诗梦
2025-02-06 17:00:37

常言道,信心赛过黄金,信心就是力量。那么,信心究竟有多大的力量?恩格斯指出:“任何一门学科,如果能够用数学来描述,那么它才能说是科学的。”近日读书,几个会说话的数字,就用数据证明了信心的力量。

1947年4月至11月,国外一名教育工作者对203名学生的考前心理进行了10次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对每次考试充满信心的学生,比信心不足的学生平均分数要高8.7分。信心不足的学生在转为充满信心后,成绩平均提高了11.2分。这名教育工作者由此得出结论:“有信心的人要比没信心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

某电视台举办竞猜活动,演讲者对自己的创业计划陈述后,让观众推断其能否成功。3年后,节目组统计发现,46%的演讲者的计划获得成功。而93%的竞猜者都选择了这46%的人,选择的理由也很相近——他们在陈述时通过语气和手势等展现出必胜信心。

“当你不断告诉自己我一定能成功,即使遇到挫折我仍然相信自己,那么成功就会走向你。”一名作家在其有关信心研究的畅销书中写下的这句话,来自对500名各行各业成功者的思维总结:牛顿从事实验前,“步伐都是轻快的”;成吉思汗每次出征,都激励兵士“我们必将胜利”;高尔夫球巨星“老虎”伍兹上场前,都会对着镜子“给自己握拳加油”……

萧伯纳说:“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为什么人有了信心,就更有力量?医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受积极思想或正向激励时,肾上腺素、苯乙胺等会增加不等,这相当于多了1个帮手。心理学则认为,积极心态会使人在面对困难时愿意正确面对、寻求对策,这更有助于目标的实现。

“决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成功。”信心不会直接给我们需要的东西,却能帮助我们如何得到。有了信心,就会有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就会有不怕困难、敢于胜利的豪情壮志,就会有一往无前、拼搏奋进的强大动力,就可能变“不可能”为“可能”。

平均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平均3天遭遇一次激烈战斗,平均每走1公里就有4名红军战士倒下……“战争史上,没有比长征更困难的了。”长征开始后,蒋介石在日记里写道:“他们失败无疑,除非会有奇迹”。结果奇迹真的出现了。为何?因为红军“人人都怀揣一个简单的信念:改造中国”,因为红军“都相信有党有团结,就一定能成功”。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人均铁路长度不足5厘米,人均公路长度不到20厘米,被视为“泥足巨人”。有人断言,共产党是军事100分,政治80分,财经打0分。结果数十年后,当初想看共产党笑话的人不得不承认自己“有眼不识泰山”。中国经济“奇迹般增长”靠什么?邓小平同志给出这样一个原因:“我们从来都是有定力、有办法,最主要是有信心”。

1984年,联合国评出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第三名是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第二名是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第一名是中国的成昆铁路。为何能在地质灾害隐患点位分布极高的“筑路禁区”修成铁路?当年《人民画报》刊登的施工照片中的一句标语就是答案:“我们不信邪,我们有信心。”

一位哲人说:“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古人曰:“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这里的“贼”,是毁坏的意思。意思是说,一个人不相信自己的力量,有再好的客观条件也不能加以利用,最后就会陷入失败主义和怀疑主义,使任何可能的事情也都变成不可能的了。

信心是“御寒”的棉袄,是“过冬”的精神支柱,是战胜险阻、取得胜利的“法宝”。当前,我军正锚定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转型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如何治理?备战打仗中的短板弱项如何攻克?规划执行中的堵点卡点如何打通?信心是能力的催化剂,可以将人的一切能力调动起来。只要充满信心,团结奋斗,多次通过“压力测试”的我们,一定能在新的起点上续写更加光辉灿烂的篇章。

(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