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解放军总院第七医学中心为7个月的宝宝实施心脏移植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朱艳娟 责任编辑:柴潇
2024-06-24 10:12:03

6月15日,看着已转至普通病房的小平安(化名)可以开始正常进食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副主任、儿童心脏外科主任周更须和整个医护团队才终于松了口气。而十几天前,7个月大的小平安刚刚在该中心成功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

5月28日,儿科学部专家团队正在为患儿进行手术。

今年4月22日,小平安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伴咳嗽,嘴唇发紫,呼吸困难急促,被紧急送往当地医院抢救,此时小平安心脏功能已经衰竭,被当地医生诊断为罕见“扩张型心肌病”。为了抢救孩子,小平安的父母辗转将孩子转至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中心多学科立即联合会诊讨论,进一步确诊后,明确只有心脏移植才能挽救小平安生命。

经过一个月的等待,5月27日,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小平安成功匹配到了宝贵的供心。5月28日上午8时不到,在“护心”团队的小心护送下,“救命心”安全送达该中心儿科医学部。

此时,手术室里,手术团队已准备就绪。周更须主刀,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强强联合,为小平安取出病变的心脏,11时10分,修剪后的供心被缓缓植入小平安胸腔内,恢复了心脏的血液灌注,新的心脏在小平安体内开始了有力的跳动,手术获得成功。

“手术中要吻合心脏5个重要通道,缝线比头发丝还要细,总共缝合数百针,和大孩子比较,每一针针距要更小、更均匀,对于婴幼儿心脏移植来说,年龄体重又小,任何的疏忽大意都可能导致手术失败。”周更须说,整台手术耗时3个小时,他和外科、麻醉科以及体外循环团队通力合作,密切沟通,每一次流量调整、每一次用药增减、每一次呼吸机参数的变化都精准掌握,保证不出一丝一毫的差错。

周更须介绍,心脏移植手术后,小平安经过重症监护室吸引的治疗,度过了早期的体外循环的手术打击、度过了术后呼吸机的难关,度过了术后神经系统的改善,“一个心脏移植的孩子,新的器官能否负担全身血液的灌注,能否避免术后免疫排斥的发生,能否承受得住药物副作用对各器官功能的影响,都成为了监护室医生关注的核心问题,目前我们在积极巩固抗感染的基础上,逐步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剂量,力求找到药物剂量最优的方案。同时进一步完善心脏移植术后的心功能的评估等检查,若指标满意,患儿就可以考虑回家调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