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药物难治的震颤为主型帕金森病有了“中国方案”

来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微信公众号 作者:惠瑞 刘美静 责任编辑:柴潇
2024-05-31 15:41:32

毛之奇教授为帕金森病患者治疗

震颤为主型帕金森病(tremor-dominant Parkinson’s disease,TD-PD)患者被认为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往往对多巴胺能药物反应不满意,而需要DBS治疗。即使手术仍有大约10%的TD-PD患者对STN或GPi刺激反应不佳,当患者在服药条件下评估时,这一失败率可能增加到33%。也就是说,单一的STN或GPi核团的刺激可能不足以控制震颤为主型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特别是对于药物反应差的患者。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医学部毛之奇教授团队首次在国际提出用单根电极贯彻VIM和STN核解决药物难治性的帕金森病,而接受该方法的病例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手术计划

A-B:概率性纤维追踪辅助VIM核团的定位。黄色:齿状红核丘脑束;红色:锥体束;绿色:内侧丘系。

C-D:靶点和路径设计。黄色箭头:VIM核;橙色箭头:STN核。

毛之奇教授团队通过该方法治疗这类患者平均随访11.4个月,UPDRS-III平均改善为53%,其中震颤评分改善率为82.6%。此外,生活质量(PDQ-39)平均改善52.1%。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不良事件。

术后重建

A:2D显示。B:穿刺路径。C:3D显示,红色为激活触点。D:即使电极穿过VIM前方,其VTA也可覆盖VIM。

此后,毛之奇教授团队将该方法整理成文,刊发于国际《老年神经科学前沿》杂志,在国际上获得众多学者赞誉,这也是国际范围内,首次为药物难治的震颤为主型的帕金森病提出了解决方案。该文章的第一作者刘斌博士在去年在全国医师病例比赛中汇报了该组病例的治疗方法和手术结果,亦获得了“中国神经外科医师诊疗能力大赛总决赛”的“全国十佳”。

国际杂志上介绍“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