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们进行定期体检、或身体不适到医院就医时,会进行各种各样的检查。X光片、CT、B超、核磁······这些词战友们可能都听过,但它们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这些最常见的检查都是些什么?有什么区别?应该怎么选?今天帮您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这些检查都是啥?
1、X光片 拍“扁”了再看
俗称“拍片子”,是用X光给身体拍照片。就像一片面包或一块棉花,看不到里面的纤维纹理,但用手压扁了会清晰一些。一般的骨折,拍X光片就可以确诊,并得到十分清晰明确的影像学结果。常见的肺水肿、肺淤血等也可以通过X光片发现。
2、CT “切片了”再看
还是用X光给身体拍照片,不过要拍很多张,“一层一层”地看。就像把一块面包切成很多片来看。CT常用于检查头颅、胸腔及腹腔实质器官。鉴别脑部肿瘤、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多种疾病。
3、核磁 “摇一摇”再观察
也叫核磁共振、MRI。用一个强大的磁场,让身体里的氢原子“先排好队再解散”接收这期间的电磁波信号,再给身体内部“画像”。简单说相当于用手摇一摇,让水分子振动起来,再平静下来,感受里面的振动。核磁常用于检查心脏、神经系统、软骨、关节等,优点是分辨率较高,成像更清晰,然而价格也较贵。
4、B超 “拍一拍”听回声
发出超声波,用反射的回声来“画像”。就像挑西瓜一样拍一拍,边敲边看显示病灶情况。不是所有超声波检查都叫“B超”,超声波检查是一个独立的影像学科,B超只是超声医学的一项检查内容。根据超声波显像方式的不同,分为A型、B型、M型和D型超声波等。目前的超声检查已从原来的B超过渡到了彩色多普勒超声。相较于CT等影像检查,超声检查的优势在于价廉、方便和安全。超声显像可动态显示各个脏器的形态结构,有助于诊断肿瘤、囊肿、纤维化、出血和脓肿等疾病。
二、这些检查怎么选?
1、脑和脊髓
急性中风、脊柱外伤先做CT,详细分析时可用核磁。脑梗看核磁,出血看CT,其余包括脑肿瘤大多核磁最佳。
2、脊柱
颈椎、胸椎、腰椎最常用核磁,CT其次。
3、胸部
大致了解选X光片,细致分析选CT。专家建议肺癌高危人群每年接受一次肺部低剂量CT扫描。
4、心脏
检查心脏功能选B超,高危胸痛为排除冠心病可选用CT。核磁也可用于心脏检查。
5、食管、胃部
最常用X光片,确诊用胃镜。吃顿“钡餐”再拍片子,即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
6、腹部、盆腔
除肠道外,一般B超都能查出,CT、核磁均有各自优势。
7、骨骼、四肢
粗看X光片,诊断不明确时可用CT,关节软骨组织及骨肿瘤检查可以用核磁。
三、做检查,这些你要知道
1、每种影像学检查原理不同,各有长处。
2、检查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也不是越贵越好。
3、根据不同部位及检查的重点,选择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4、有时一种检查就够,有时要多种检查配合,为保证准确诊断,请配合医生。
四、做检查,有辐射?
1、放射性检查从原理上可以分为两类,即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
X光片和CT属于电离辐射,本质上都是通过X射线来成像,这种辐射超过一定剂量,对人体有害。核磁属于电磁辐射,成像原理与电磁场有关,一般对人体没有损伤。
2、B超在检查过程中也没有用到X射线,不会发出电离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