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重启“轮椅上的加速度”——东部战区总医院治疗国防科技大学王戟教授侧记

来源:“东部战区总医院”微信公众号 作者:汪卫东 责任编辑:柴潇
2023-01-12 16:57:51

近日,东部战区总医院患者回访电话传来喜讯:一年前在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接受治疗的国防科技大学王戟教授,在当地复查结果显示肾脏功能持续改善,身体各项指标平稳。得知检查结果后,王戟第一时间拨动电话,给远在800公里外的治疗团队表示感谢:“你们的精心救治,帮助我重返战位,感谢你们。”

时间回拨到2021年7月,王戟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江苏南京。彼时的王戟因为长期肾功能不全导致心脏受损,肾功能衰竭,胸闷夜间不能平卧睡觉,心前区疼痛发作时更是只能强忍着刺痛坐着,受病痛折磨的脸蜡黄的让人心疼。

在国防科技大学,提起王戟,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作为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员,王戟长期从事高可信软件研究,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

9年前,王戟曾与“死神”擦肩而过。那是一个凌晨,因工作过于劳累,王戟突发主动脉夹层破裂,在经历了14小时的手术后,他暂时脱离生命危险。在重症监护室的那6个月里,他多次接受手术,最终却不得不双下肢高位截肢。身边人都以为他的工作生活会“暂停”,没想到从重症监护室清醒过来后,他在病床上思考工作,了解学术前沿发展,回到岗位后更加心无旁骛地搞科研。他用一个个代码和一串串数字牵动着信息化战场的“千军万马”,在轮椅上开启人生和事业的“加速度”。

然而,2021年4月,命运又一次和他开起了玩笑,他再一次病倒在课堂上。“到东部战区总医院去。”3个月后,治疗效果并不乐观的王戟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寻求更权威、更科学的治疗。

“要利用我们先进的医疗技术,为像王戟教授这样的科研工作者的身体健康贡献出我们一份绵薄之力。”了解到王戟教授病情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刘志红主任带领胡伟新等肾脏病专家来到病床边,开展病例讨论,拟定治疗方案。

针对患者病情的特殊性,刘志红院士团队决定采用最新技术精准测定王戟严重“超载”的容量负荷,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方式精确而平稳地减轻患者容量的负担,再配合清除毒素、改善内环境、加强营养支持等治疗。院士面对面的诊疗,那一刻,王戟心里很有底。

“我们要以专业的技术,治疗我们科研战位上的英雄。”王戟的病情牵动着所有人,住院期间,医院何子安院长、王强政委高度重视,专程到病房探望,并叮嘱科室医护人员要全力以赴做好治疗工作。

王戟因经历多次手术,包括并发症在内的10余种疾病缠身,这些疾病,单挑出任何一种,都是棘手难题,而多重病情叠加,相互掣肘,也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为全面治疗、确保康复,医院专门组织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血液科、营养科为他进行综合检查。

只要治疗需要,上最尖端的设备、用最有效的药品,配最精干的专家。那段时间,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疗总值班”每天跟踪救治进展,交班及时报告,救治一路“绿灯”,王戟成为医院救治“焦点”。

每日研究制定治疗方案,每天下午定时总结分析。在刘志红院士团队的带领下,先后组织8次专家会诊,4次邀请多科室专家会诊,15次组织病例讨论,随时依据王戟的身体状况,及时准确地调整药物剂量、血液净化的治疗参数以及餐食的搭配,真正做到个体化精准诊疗。

历时193天,经过62次血液净化治疗以及医护团队科学精准诊疗,王戟教授的体重正常了,血压正常了,原本“亮红灯”的异常指标也正常了,脸色红润的王戟终于可以像常人一样安安静静入睡。出院前的一夜,他做了一个长长的梦,他梦到了自己的实验室,梦见自己又回到自己钟爱的岗位。

重返教学科研一线的王戟依然“上足了发条”,时时关注国际前沿动态,在线指导学生论文,研究科研项目进展顺利。坐在轮椅上,这位有着“新时代张海迪”之称的科技工作者再一次按下人生的加速键,向着科技最高峰不懈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