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一批研究生学员毕业启程。收获的喜悦、离别的伤感以及对未来的期盼,此刻都蕴藏在一张张毕业照里——
毕业照:定格青春,憧憬未来
陆军工程大学研究生学员毕业照。 杨东泽 摄
一滴水折射的奋斗时光
■董家坤 谭宗胤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朱桁冈
毕业时,陆军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员陈晓特意穿上火红的博士学位服,来到曾无数次开展水研究的实验室,依依不舍地留下了一张毕业照。
“咔嚓!”光影定格间,仿佛时光穿越:初研时的兴奋,浅研时的枯燥,深研时的沉浸,都像涓涓流水,汇聚成一曲面向战场的青春之歌。
对常人来说,水有什么好研究的?但对陈晓来说,一滴水,他整整研究了5个春夏秋冬。如今,他再次站在毕业抉择的路口:这一次,他将带着5年的研究成果奔赴部队,开始探索“水世界”的新征程。
苏丹达尔富尔,因长期战乱而民生凋敝。攻读研究生之前,陈晓曾在这里执行维和任务近一年时间,主要承担翻译工作。
让陈晓印象最深的是,中国援建的中苏友谊路,让当地州府到机场的道路从泥泞变得通畅。
路通了,居民们的生活因新路而便捷。在日常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陈晓发现了一个问题:当地村民常因喝不上干净的水而染病,维和部队储存的战备用水也存在变质风险。
“翻译工作是通过语言去沟通世界,但有没有更直接的方式对接战场呢?”野战给水专业的陈晓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瞄准“贮存饮用水生物风险及应对策略”开始了研究。
跨越海洋,焦点汇聚在西沙的某海防小岛。
与碧蓝的大海和天空为伴,陈晓在岛上开展实验,一待就是七八十天。“随着时间的积累,新鲜和兴奋感渐渐消散,但清苦的攻关中收获感满满。”他说。
在陈晓眼里,最可爱的是守岛官兵。他们常年被海风磨砺的脸庞,透着黝黑的沧桑。营长刘超说:“早些年,我们看天喝水,水基本靠外运上岛;这些年,条件变好了,岛上自己就能净水。”
虽然官兵们喝上了干净水,但陈晓更关注水的品质。“官兵守护海岛,我们守护官兵健康,我们的研究不仅要让官兵喝上水,更要喝好水。”他始终这样想。
每个拂晓,陈晓都会去海边取水采样。水里的菌落、生物指标、营养成分……大大小小的数据,他都根据时间温度的变化一一记录,细细地构建一个数学模型。
记者步入陈晓的实验室,发现了一张特殊的模型图——不规则的曲线仿佛一条海里畅游的鱼。
5年,1800余天,上千种数据汇聚的不规则曲线图诉说着陈晓的奋斗时光。
看着手中和实验台“合影”的毕业照,陈晓想起了那个夏夜。
经历了不知多少次失败的他,又一次站到了实验台前。小心翼翼地将试剂加入比色皿中,紧张地注视着示波器上图形的变化,这个动作陈晓已整整重复了6个月。
一滴、两滴……当试剂滴到第5滴时,突然,仪器上显示的数值与理论数值奇迹般地吻合。“当时我感觉整个空气都凝固了,疲惫似乎顷刻间一扫而光,实验成功了!”这个数值是保障官兵喝上放心水的重要参数。
水中藏生机,水中有世界。从一滴水走向大洋,从军校实验室通往未来的高技术战场,陈晓的目光坚定而执着,投向更远的远方。
一张实验台承载的梦想
■陶思彤 谭安
深夜,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一间实验室的灯依然亮着。
攻读博士的3年里,深夜12点后离开实验室成为王琛的常态节奏。像陀螺仪指引航天器,这灯光也照亮着他的奋斗之路。
研究生毕业典礼的前一晚,王琛和师弟邱松像往常一样,将桌上的实验器材一一归置好。
“琛哥,看这儿!”快门闪动,留下一张王琛和陪伴自己3年的实验台的合影。看着这些摆弄过无数次的光学元器件,王琛的思绪回到了研究生入学之初。
当时,实验室的条件还十分简陋,王琛和控制组的同学不得不共用一个实验室。对于两个时间紧、任务重的课题组来说,到了攻坚阶段,他们必须不分白天黑夜排班使用。
“你们前半夜,我后半夜吧。”一段时间里,王琛把闹钟定在了凌晨1点,前半夜改完论文眯一会儿,后半夜起来换班做实验。
“这是未来航天技术的关键,我们必须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每当想起导师任元教授掷地有声的话,他觉得再辛苦都值了。
3年里,在面前的这张实验台上,王琛和同学们有过困惑和疲惫,也迎来过惊喜与收获。每当他拖着疲惫的身体从实验室出来,呼吸着清晨清冽的空气时,心中满是又解决了一个问题的成就感。
在一次实验过程中,王琛和师弟在器材上观察到了一系列奇怪的频谱信号。
为了对这种现象作深入研究,他们自己搭建了一整套实验装置,但频谱信号却如幽灵般捕捉不到。他们一次又一次调整,可先前的现象依然没有出现。
“可能是偶然现象吧。”师弟们劝他终止研究。但反复对比实验数据后,王琛还是选择了坚持。
随后的一个多月里,在导师团队指导下,王琛带领创新小组成员不断优化提升控制精度,终于观察到了与之前相同的信号!
埋首实验台前,研究生阶段,王琛共发表SCI论文1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沉甸甸的学术成果,既凝结着他日夜奋斗的辛勤汗水,也记录着他在科研领域迈出的坚实足迹。
如今,毕业在即,凝视那张“合影”里的一个个仪器,王琛的眼里满是深情。
过去,面对实验室大量更新配备的实验器材,王琛主动担起了归类整理任务。将它们收拾得井井有条,是他结束每日工作例行的事。
“琛哥,实验器材放在哪儿了?”回答师弟们的此类问题成了王琛的家常便饭。时间一长,他对数百件不同型号实验器材的参数、数量、功能都熟稔于心,甚至位置都给师弟们作了规范。
“它们就像我们科研人员手中的‘枪’,只有摸熟了、摸透了,才能在科研攻关中打硬仗、打胜仗。”王琛说。
带着这份自信,王琛申请到某基地一线技术岗位工作。“科研力要转化为战斗力,就必须在部队落地生根。”从实验台走向未来战场,王琛的未来“景深”是星辰大海。
一本相册记录的成长
■向宏贻
寒风呼啸,北京的冬天多了几分离愁别绪。时间如白驹过隙,我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画上句号。
在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学习新闻专业的两年多时间,手中的相机一直陪伴着我。毕业临别之际,翻开相册,一个个珍贵的画面唤起我的美好记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袭迷彩。照片里,4名坦克乘员正紧张地进行伪装网铺设。2021年5月,我跟随部队参与某综合战术演习,全程报道演习进程。
红蓝对抗第一天,战斗在漫天大雨中打响。滂沱的雨势加剧了演训难度,战友们以顽强意志出色完成了实战化演习任务。一张张照片不仅记录下演训过程中的精彩画面,还见证着我按下快门时的激动心情。
实兵演训的新闻保障任务,一方面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与此同时,在青春洋溢的校园里,舞蹈、话剧、美术等创作都是我的摄影素材。
灯光下,舞者身着洁白的刺绣红梅舞衣,手持花瓣一般的桃红绢扇,站立在苍劲的树干边。透过这张照片,我仿佛看到舞者随着轻快的背景音乐从舞台边走出。
记得第一次拍摄舞蹈系同学汇报演出时,由于前期没有对现场进行预设调光和角度选取,我在正式演出当天手忙脚乱地找寻拍摄位置、调试灯光,最后也没有拍出满意的照片。
演出结束后,我心中满是自责。然而,同学们看到照片后依旧很开心,让我以后继续给她们拍照。正是通过拍摄同学们的精彩表演,我的摄影技术不断提升,也收获了深厚的友谊。
漫步于校园中,我依依不舍地环顾四周,每一个场景都有着别样的珍贵回忆。
课堂上,大家各抒己见,思想观点激烈碰撞;篮球场上,同学们尽情挥洒汗水,代表研究生队蝉联学院篮球比赛冠军;汇报厅里,我们群策群力、自导自演,为观众献上的舞台剧《一路芬芳》大受好评。
想到这些,万分不舍涌上心头,而我又该如何拍摄一张属于自己的毕业照呢?
经过反复思考,一张身着军装、被自己摄影作品“爱心包围”的照片“新鲜出炉”。此时此刻,展望即将到来的部队生活,我充满期待。
在课堂上,教员曾经问过我们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军队新闻工作者,如何才能为部队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一位参与过“边防行”活动的师兄谈及感悟:“为西藏官兵送去慰问演出时,我能从他们的热情中体会到军事文化工作的重要性。把他们的真实生活宣传报道出来,让大家知晓有这样一群人的默默守护,是我们军事新闻人的职责。”
每一次,当我看到自己的新闻作品被发表出来,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时,我都会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
毕业在即,面对未知陌生的环境,我不会犹豫和退缩,这一张张记录着从军时光的照片,时刻提醒着我不要忘记参军报国的初心。
未来将至,我要用纸笔和相机记录部队生活,努力创作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