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仰望蓝天,思及和战鹰一同翱翔的军人,脑海中最先出现的一定是飞行员。然而,在飞行员身后,还有一些战友,他们手上握着的不是驾驶杆,而是笔和尺。他们是战鹰的另一双“眼睛”,通过监控实时飞行参数,测算出各项数据,辅助飞行员完成航线飞行。
在军校,空中领航专业的学员们几乎全部由飞行学员转型而来。出于身体素质等各方面原因,他们遗憾地告别驾驶杆,但内心对蓝天的渴望依然强烈。
近期,陆军航空兵学院又一批“领航学子”完成转型阶段综合航行课目考核。接下来,他们将转入第二阶段飞行训练,继续追逐自己的蓝天梦。
前座和后座只是位置的转变,不变的是对强军事业和飞行事业的热爱;飞行员和领航员只是身份的转变,向战为战的目标始终如一。今天,让我们品读“领航学子”的成长故事,探寻他们一路逐梦、心向高远的飞行航迹。
走近陆军航空兵学院空中领航专业学员——
让梦想延伸在战鹰的航线上
■李杭橙 曾敬翔 翟永波
陆军航空兵学院空中领航专业学员进行小组讨论。王清正摄
转型——
从一个地方跌倒,从另一个地方爬起来
“航理考试理论达人”“五项计算‘金尺子’”“单飞之星”……细数过去一年自己取得的荣誉,陆军航空兵学院学员田忍内心喜悦。将时间拨回两年前,那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未来的关键词竟是“空中领航”。
2023年,由于身体无法适应高强度飞行训练,心怀蓝天梦想的田忍成为转专业学员之一。摘下头盔,脱下飞行训练服,望着自己曾经驾机训练的照片,田忍心有不甘。
“难道我真的与蓝天无缘了吗?”田忍问。
待转专业的那段时间里,田忍被安排到场站学习地面保障技能。一次跟班进场中,他目不转睛地看着一架架战鹰呼啸升空,战鹰做出的各种高难度动作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更显精彩。
时光好像又回到了儿时望着飞机从头顶飞过的瞬间,一个念头在田忍脑海中渐渐清晰:“逐梦蓝天没有终点,空中领航也是一种选择。重新出发吧,让梦想在战鹰的航线上继续延伸。”
有人说,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还有人说,从一个地方跌倒,可以从另一个地方爬起来,关键是要有打不倒的韧劲和从头再来的勇气。从此,“空中领航”成了田忍的第二专业。在重返学院的半年时间里,他要更加全面系统地学习领航知识,计算速度必须比当飞行学员时更快。
第一次“五项计算”成绩张榜公布时,田忍愣在原地。名单底部标红的成绩分外刺眼——用时16分钟,不及格!
想要进入实装训练阶段的学习,空中领航专业学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那段日子,自习室是田忍每天必去的“打卡地”。一支笔、一本书、一套领航用具,几乎成为他随身携带的物品。白天,田忍向其他学员请教探讨,分享计算经验;夜晚,他尝试改进自己的方法习惯,提升计算效率。
“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转型,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重返蓝天!”田忍这样告诉自己。终于,经过不懈苦练,田忍在考核时达到了通过标准。
然而,田忍刚开始实装训练,就被机长一连串的“问题轰炸”问蒙了。田忍信心不足,担心自己的规划导致战鹰迷航,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离开舱室,他垂头丧气地往前走,不敢和师傅李健志对视。
“我真的能领航吗?”田忍喃喃地问。
李健志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谁都会犯错,不能因为害怕犯错就停滞不前。有错误我会及时提醒你修正,你大胆地去实践。”
听到师傅的话,田忍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空中领航员!
成功没有捷径,唯一的道路就是脚踏实地。接连两个月,田忍常常和战友一起训练,一遍遍通报飞行中的口令;利用休息时间研究地图,为飞行做好预想;飞行结束后,在模拟机上反复加练,加深对知识重点和技巧的学习……就这样,重返蓝天的梦想离田忍越来越近。
秋分时节,成绩稳步提升的田忍,等到正式考核这天。
“计时增速!”随着塔台指挥员一声令下,一架架战鹰飞向天际。田忍坐在仪表台前,全神贯注地监视着空中飞行数据。计算航线预计要素、穿插对比航线地标、严格把控转弯时机……在田忍的细心引导下,战鹰航迹准确无误。
当战鹰在空中盘旋后稳稳落地,机长为田忍竖起大拇指。那一刻,田忍完成了自我蜕变。看着身边一同奋斗的战友,他坚定信心,立志加倍努力直至梦想实现。
闯关——
挑战越大,收获与成长就越多
夜色深沉,急促的传呼声打破了机舱内的平静。
10分钟前,直升机通过第一个转弯点后,学员杨诗杰和机组人员发现前方区域有块较厚的云层向他们靠近,周边能见度也在逐渐降低。经过细致研判,他们决定先按原计划继续飞行。
飞行至二边中段位置时,通话器里传来指挥组的声音:“前方转弯点上空有半径约5公里的降水区域,注意加强观察!”接到指令后,望着舷窗外逐渐变厚变宽的云层,机长决定改航返场。
机长的请示得到塔台指挥员的允许后,杨诗杰立即着手实施临时改航。
“结合数据判断所处位置、对照地图判断位置偏差……”杨诗杰不断回想着之前学习的临时改航方法,迅速选好新的转弯点,然后画航线、量距离、计算预达时刻。
云层越来越近,气流愈发颠簸。耳机里,机长不断询问飞行航线、无线电方位线、预达时刻等各种数据。
杨诗杰摩挲着湿漉漉的手心,不断给自己加油鼓劲,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再集中。“相信仪表数据,相信机组成员,相信自己!”当直升机冲出云雾,看到前方城市群就是自己选择的转弯点时,他的心里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
几年前,旅队刚刚开始承担空中领航专业的实装培训任务,对这些“领航学子”来说,他们学习的过程,就像是穿越厚厚云层的阻碍,最终抵达目的地。
训练中,每一次遭遇“特情”,都是一次闯关。
模拟机训练中,通过假定相应“特情”或关闭视镜,学员们仅依靠仪表、无线电等机上可用领航设备和手中的地图、秒表,推测直升机精确位置并完成改航。
地面演训场上,学员贾强正带领小组成员一起模拟空域领航作业。在随机的“特情”背景下,他们一边讨论处置流程,一边进行实际计算,共同研究处置预案。
关口越来越险,山峰越来越高,但学员们迎难而上、步步攀登,不断逼近极限、超越极限,实现自我能力的跃升。
某次空中训练,学员彭伟引领直升机相继完成低空航行、山区飞行等课目后,进入航线三边开始工作。与前两边相比,航线三边的能见度更低,周边区域只看得到一个大概的轮廓。他游刃有余地进行操作,殊不知考验即将来临。
“罗盘故障!”正当彭伟查看飞行航向时,教员董友举下达了“特情”指令。这意味着彭伟将无法直接获取飞行航向,只能通过目视或地标定位间接保持战鹰的航迹。
虽然是第一次在空中处理“特情”,但彭伟沉着应对、见招拆招。他反复开关秒表,标注实时位置,得到改航和修正偏差依据后,快速计算下一个转弯点的预达时刻。
“801,前方转弯点,下边航向053!”彭伟果断下达指令,飞行员随即驾驶战鹰完成转弯,对准航向,继续向前飞行。
当周边视野开阔后,彭伟的双眼如同扫描仪般迅速捕捉着每一片土地上的信息。城镇、村庄、山脉、江河,那些原本模糊的轮廓地标与地图信息一一精准对应。高空俯瞰,壮美山河尽收眼底。那一刻,彭伟感受到一种拨云见日的喜悦与激动。
挑战越大,收获与成长就越多。勇往直前、奋力奔跑的路上,学员们遇见更加强大的自己。
实战——
真实战场瞬息万变,能力提升永无止境
至今,毕业学员刘晓泉仍记得在校期间的那场综合训练——
“现命你部执行机降突击任务,协助我地面分队完成防空反导及兵力部署……”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数架直升机呼啸升空,疾速飞往任务地域。
飞行即将过半时,传呼机里突然传来指挥所的声音:“航线中段有‘火力覆盖区’,命你机组立即判明情况,迅速进行处置!”
接到指令后,刘晓泉沉着应对,迅速在地图上标注出火力覆盖区域,重新选航点、画航线、量航线角,帮助机组规避该区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成功避开“火力覆盖区”后,指挥组再次下达“提前3分钟到达任务点”的指令。刘晓泉按照之前课堂所学,立刻着手进行改航修正和预达时刻计算。当直升机抵达目标机场时,他信心满满地向考评教员武愉凯报告。
“考核不合格!”武教员厉声道,“机降突击任务,你是不是忘记了什么?”
武教员的反应让刘晓泉不知所措。航线修改正确、预达时刻多次验算……脑海中反复回想着自己的操作过程,刘晓泉依旧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
“除了避开‘火力覆盖区’,在规划新航线、计算预达时刻的过程中,还要综合考虑机降空投耗时等各类因素。”武教员的一番话让刘晓泉恍然大悟,原来他仅把固有经验原封不动搬到演训场上,忽略了复杂背景下的“陌生指数”。
课堂只是起跑线,真实战场瞬息万变,能力提升永无止境。只有把平日训练的各课目内容灵活结合运用,才能在战场中赢得主动。
直升机后舱内,学员吴承谱正奋力计算着飞行高度对于预达时刻的影响。在以前的训练中,飞行高度常是一个不变的定量。如今,为了更加贴合实战,旅队将不同课目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航行训练。
“前方即将抵达目标区域,注意增速爬高!”吴承谱注视着前方,不敢有丝毫大意。
时而掠过河流平原,时而穿过山川峡谷,时而驶入薄薄云层……在“过山车式”的飞行过程中,吴承谱沉着冷静,根据不同高度对飞行速度的影响,及时提醒飞行员调整表速,保持飞行状态。在他的引导指挥下,直升机准时到达每一个转弯点,并在既定时间内返回机场上空。
面向越来越复杂多变的未来战场,学员们更加注重机组间的协同配合,学会综合考量各要素进行领航计算。平时训练,总能看到学员们聚在一起交流的身影。他们模拟实战环境,假定各类空中特情练习编队飞行,以长机通报的数据为主要参考,计算各航行诸元,互相监控对方飞行状态、把握安全距离。
“如果把人比作一件武器,只有具备了实战意识,这件武器才会真正变得有力。”从课堂到战场,在一次次真实对抗的历练下,学员们对飞行领航的理解和认识愈发深刻。
心怀蓝天,脚踏实地。从驾驶战鹰到为战鹰领航,一批批年轻的“领航学子”破茧成蝶,完成自我蜕变。面向下一个阶段,他们自信昂扬,继续精武强能、追求卓越,为心中的蓝天梦、强军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