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在华北抗日前线。(资料图)
率师抗日,敌后战场运筹帷幄
红军主力汇集西北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后,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民族革命战争,总结国内革命战争经验,朱德出任了另一官职:中央军委特设军事研究委员会主任。1937年4月12日,他在西北青年救国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抗日战争必将是长期的,战线必将很宽。他又在《红军在新阶段中的任务》中指出,在民族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要领导中国革命,红军要加强政治教育,提高军事技术,反对军阀主义,做好友军工作。6月9日的白区工作会议上,朱德进一步指出:游击战在抗日战争中将起很大的作用,要准备培养一批会打游击战的干部。这些论述,实际上对整个抗日战争的作战方式、作战时间、作战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了高超的预见。
日军对卢沟桥进攻的第二天,朱德和毛泽东及时通电蒋介石,要求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7月14日,毛泽东和朱德又发布关于红军在10天内准备完毕,待命开赴抗日前线的命令。朱德为红军奔赴抗日前线题词:“我们誓率全体红军,联合友军,即日开赴前线,与日寇决一死战,复我河山,保我民族,保卫国家,是我天职!”8月22日,蒋介石依据达成的协议,任命朱德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9月又将第八路军改称第18集团军,朱、彭分任正、副总司令。随后,中共中央又决定成立军委前方分会,朱、彭分任正、副书记。9月6日,朱德率部挥师东进,踏上了抗日救国的伟大征程。
朱德挥师山西之时,正是山西告急之时。他在太原与阎锡山会商八路军游击地区等事宜后,即于9月23日匆忙赶往五台县南茹村八路军总部,布置平型关作战。他电令第115师,立即向平型关、灵邱间出动,机动侧击向平型关进攻之敌。25日,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第115师在平型关大捷中一举歼灭日军千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一个大胜仗。
朱德指挥八路军坚决打击了日本侵略军,1938年2月,他亲自指挥担负警卫和通信任务的两个连,为保卫潼关和临汾的大批军需品,与日寇激战4日3夜,毙伤敌300多人。此外,朱德从一开始就高瞻远瞩地关注抗日根据地建设,1937年9月他建议创建晋察冀边区,1938年11月,又亲自率总部和第129师挺进晋东南,创建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他还对打击日寇的作战原则进行了极具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总结:小股进退,分支袭扰,集中主力,乘弱伏尾,昼伏夜动,声东击西,有意暴露,及时隐蔽,利害变换,毫不犹豫,拿定火色,转入外线。
临汾失守后,国民党于3月初任命朱德为第二战区东路军总指挥,除指挥八路军和山西新军一部外,还指挥国民党军7个师。4月初,日寇就出动3万多人分九路围攻晋东南根据地,企图围歼总部和东路军。朱德灵活运用他自己概括的作战原则,以一部钳制多路来犯之敌,而我主力则把苫米地旅团压在八路军预设的河谷里,将敌截成数段,一举消灭日军2200多人。在其他各路日军后撤之时,东路军各部又乘胜反击。此役共歼敌达4000多人。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朱德坚持“硬不破裂统一战线,软不伤政治原则立场”的方针,于1940年上半年坚决打退了国民党的第一次反共高潮。返回延安前,率领的八路军已由原来的3万多人发展到40多万人,游击战争从山区发展到平原,还开辟了众多的抗日根据地。
返回延安后,朱德直接参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工作,系统总结了他在华北敌后两年多的抗日经验,和毛泽东一道指挥我军打退了国民党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在敌伪顽三方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的极为艰苦的日子里,他还投入大量精力指导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1940年冬,他提出军垦屯田政策,指示部队在不影响战斗、训练的情况下,实行垦荒屯田,并直接指示359旅好好开垦南泥湾。1942年12月12日,《解放日报》社论指出:“南泥湾政策成了屯田政策的嘉名,而这个嘉名永远与朱总司令的名字联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