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的一份档案见证“长子情怀” 辽宁人民倾力支援全国解放战争

来源:辽宁日报作者:高爽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8-09-17 15:33

安东省第四分区《关于战勤工作的指示》。

大战前夕,黑山县妇女蒸干粮支援前线。

核心提示

刚刚从14年抗日战争的胜利中获得自由的辽宁,刚刚因土地改革获得新生的农民,刚刚因东北解放焕发生机的城市,为了全国革命的胜利,为了建立一个新中国,倾其所有,全力支持解放战争。重温这段历史可以知道,新时代辽宁精神中的“长子情怀”最早的文化基因,是怎样注入我们的血液里的。

推荐语

“长子情怀” 在70年前就已经产生了

□张晓风

很多人都听说过陈毅元帅的一句名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沂蒙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但很多人却并不知道,指挥淮海战役的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还有一句补充:“华东地区的解放,特别是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山东的小推车和大连的大炮弹。”

研读新时代辽宁精神表述语时,“长子情怀”这四个字总让我想起这两段话。都说辽宁是共和国长子,长子所具有的顾全大局、奉献担当的精神,早在新中国成立前,辽宁人民支援东北解放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过程中就已经显露。

我无数次地研究过这段时期的档案,充分体会到了辽宁人民为全国解放战争所作出的贡献。最感动我的一点是,当时的辽宁人民刚刚翻身做主人,正在努力建设家园,物质生活还未有大的改变,但他们想的不是自己的小日子,而是节衣缩食把最好的物资、最好的设备,包括最优秀的人都送到了战场上。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精神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

舍小家、顾大家,只求做事、不务虚名,“长子情怀”的文化基因早在70年前就已经注入辽宁人的血液当中,到了今天,仍旧是汩汩流淌的热血贯穿着辽宁振兴发展的全过程。这正是今天重温这段历史能够给予我们的最深沉力量。(张晓风 辽宁省档案局(馆)现行档案整理处处长)

今年是辽沈战役胜利70周年。作为辽宁人,没有人不知道70年前的那场战役,也都知道它对东北解放、对全国解放意味着什么。

但是,很多人却并不知道,在浴血沙场的将士身后,是无数辽宁老百姓为他们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辽宁省档案馆收藏的历史文献中,有大量解放战争时期关于东北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情况的资料,从这个视角看辽沈战役,会让人有不一样的感悟。

抗战胜利后2万多名干部来到东北

上周,辽宁省档案局(馆)现行档案整理处处长张晓风向记者介绍了抗战胜利后,我党领导下的第一个东北民主政权建立的过程。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立即派遣大批干部和部队进入东北,建立了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创立了东北解放区。

9月2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在沈阳正式成立。从8月中旬到11月底,开入东北的部队达13万余人,进入东北的各解放区干部有2万余名。

东北局成立之后,立即领导东北人民进行了清剿日伪残余势力及土地改革运动,并在普遍建立县、市民主政权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热河省、辽宁省、辽北省、安东省、嫩江省、合江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绥宁省、松江省10个省级民主政府和沈阳、长春两个特别市民主政府。

在接下来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党在东北的各级组织和民主政权经受了国民党的疯狂进攻,最终稳定了局面。

1946年8月6日,东北各省代表齐聚哈尔滨,成立了代表东北人民的最高行政机关——东北行政委员会。林枫当选为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张学思、高崇民为副主席。

“保证供给”成为东北人民的共识

张晓风说:“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东北解放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在统一东北解放区的行政领导,强化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生产,动员人力、物力、财力支援战争方面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这个意义,张晓风用一份档案资料进行佐证,那就是在1946年8月6日这次大会上通过的《东北各省市(特别市)民主政府共同施政纲领》。

对于这个施政纲领,代表们讨论了整整一天,逐条、逐句、逐字地反复辩论。

当讨论纲领第五条时,代表们怀着感激的心情纷纷发言,赞成将条文中“保证给养”改为“保证供给”。有一个代表动情地说:“我们民主联军的战士们,在山海关战役后,一个排有26名战士是赤脚的,只有鞋子,没有袜子,一下雪就结了冰,许多人的脚都冻伤了……”其他人也极力号召用一切力量支援我们的军队,结果在表决时,没有一位代表反对将“保证给养”改为“保证供给”。

张晓风说:“这就是刚刚翻身做主人的东北人民,也包括辽宁人民,对自己军队的感情。也正是怀着这种感情,才有了后来在整个解放战争过程中,对军队全力以赴的支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