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红三军途经巫溪留下一幅红军标语

一句大白话 胜过千条枪

来源:重庆日报作者:彭瑜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8-09-14 14:32

图①:张同如讲述红三军政治部标语的故事。

核心提示

“红军为穷人得到土地粮食和平而战”——在巫溪县通城镇长红村(原大兴村)石门子张家大院老屋墙上,一幅落款为“红三军政治部”的标语,因农民拆除旧屋而重建天日。

“短短15个字,最朴素、最直接地回答了共产党‘为了谁,依靠谁,服务谁’等重大问题。”巫溪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邵碧清表示,当年红三军战士浴血奋战践行着标语的内容、坚守着他们的信仰,用坚定的信仰之光,驱走了老百姓心中的疑云,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80多年来,这幅标语完好地保存在墙上,这段鱼水情更深深地铭刻在当地群众心中。

在巫溪县通城镇长红村石门子半山腰上,一片新修的砖瓦房中,一栋低矮的土瓦房格外显眼。土瓦房的门檐下挂着一块书写有“红三军司令部旧址”的牌匾,旁边土墙上是一幅“红军为穷人得到土地粮食和平而战”的标语。经年累月,标语最后的三个字已经模糊不清了。

这幅红军标语从何而来?它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7月底,重庆日报记者赶到巫溪县,一探究竟。

标语为红三军政治部书写

1932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反革命“围剿”。同年10月,贺龙率湘鄂西红三军,从洪湖出发,历经湖北随州、河南、陕西等地,翻越大巴山,沿川鄂边南下,于1933年1月13日进驻湖南桑植县城,结束了3500多公里的长途转移,史称“红三军小长征”。

巫溪地处渝(川)陕鄂交汇处,有“巴夔户牖,秦楚咽喉”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幅标语就诞生在“红三军小长征”进入巫溪境内之后。

1932年12月15日,红三军在贺龙的率领下,穿过秦岭山区坝河大山沟后,登上重庆、湖北、陕西交界的鸡心岭,成为最早进入川渝的主力红军。

进入巫溪境内,红三军智取一线天、激战七蟒峡,取得了红军入川第一仗的胜利,国民党时任巫溪县长蒋登弟闻讯,吓得弃城逃跑。

穿越神农架原始森林、翻过阴条岭、攀越大峡谷……12月18日,左右路军在通城夏布坪会师后,部队前往通城坝。队伍经过通城镇长红村(原通城乡大兴村)时,天已经渐黑。因山路陡险,不宜夜行,贺龙便决定部队就地宿营,司令部就设在还乡团团总张传松家的张家大院。

当晚,贺龙在张家大院主持了红三军司令部会议,研究确定了攻打巫山大昌镇的作战计划。走出房门,贺龙见门口有泥墙,就让政工人员写标语。

就这样,司令部门外的墙上留下了“红军为穷人得到土地粮食和平而战”“分配土豪的粮食衣服给穷人”等标语,并在标语的下面落下“红三军政治部,一九三二年冬,红军路过此地初次宣传”等字样。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