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军队武器装备之比较

来源:央广网作者:姜廷玉 王湘江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7-11-29 09:55

6、重机枪

日军九二式重机枪 它是侵华日军在战争中大量使用的兵器之一。九二式重机枪是日本陆军于1932年暨日本皇纪二五九二年,在解决日军制式装备大正三年式重机枪弹头口径小,杀伤力不足,射击距离较短等弱点的基础上,研制出的一款较先进的重机枪。该枪首次采用7.7毫米子弹,使杀伤力大大加强;采用了光学瞄准镜,使命中率明显提高;枪口使用了消焰器,有利于隐蔽目标,提高了机枪组的战场生存能力;枪管冷却方式为气冷式导气方式,虽然使枪身重量加大,但比以往水冷式机枪减少了水箱保障的繁琐,提高了机枪的可维护性。缺点是:枪身较重,达55公斤,不便于机动;靠金属弹板供弹,操作不便且易卡壳;发射速度比同时期其他国家的机枪慢,理论射速每分钟450发,实际射速每分钟仅200发;战时更换发热的枪管困难。

日军九二式重机枪

中国军队装备的马克沁重机枪 中国军队普遍使用的是大名鼎鼎的马克沁水冷式重机枪。1934年,中国通过与德国签订《原材料及农产品与工业及其他产品互换条约》,取得了德国08式水冷马克沁重机枪的设计图纸及仿制权,次年在金陵兵工厂批量生产,并以这年的民国纪年,将重机枪命名为民国二十四年式,成为当时中国军队的制式装备。二十四式马克沁重机枪枪管散热方式为水冷式,可发射7.92毫米各种子弹,由100发或250发帆布弹链供弹。理论射速为每分钟600发,有效射程为1 0 0 0米,全枪不加水时重49公斤。

将马克沁重机枪与九二式重机枪的作战性能进行比较:首先,从杀伤威力看,这两种枪分别使用7.92毫米步枪弹和7.7毫米步枪弹,在尺寸上都属于中口径,是同级别的大威力步枪弹,两者在射程和弹头对目标物的侵彻破环能力上基本相当。其次,从射速及火力持续性看,在理论数据上,马克沁重机枪射速为每分钟600发,九二式射速为每分钟450发,马克沁重机枪的射速高于九二式。在实战中,马克沁使用100发弹链供弹,九二式使用30发弹板供弹,九二式供弹的使用速度更是远逊于马克沁重机枪。其三,从枪管散热方式上看,马克沁采用水冷式,在射击的同时可由水来吸收枪管热量,而九二式的气冷式在机枪枪管过热时只能频繁更换枪管,无法避免因更换枪管而造成射击间断。其四,从机动性上看,九二式为增加射击的稳定性和提高射击精度,只能选择了较低的射速和较高的自重,致使其自重超过马克沁6公斤多,在携带并实施机动方面再逊一筹。其五,从射击精度上看,九二式的要高于马克沁重机枪,并且还可加装光学瞄具。

马克沁重机枪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