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手书赠柳亚子的《沁园春·雪》
中共与媒体、在野其他党派和广大民众形成“统一战线”,形成战后政治势力的权势转移和力量重组
在谈判陷入僵局之后,周恩来频频活动,向文化、妇女、产业、新闻各界和各党派、国民党内的民主派介绍谈判情况,“指出导致谈判陷入僵局的责任在于国民党”。
从重庆谈判期间各方发表言论的内容看,包括社论、宣言和个人的建言献策,都是对国共谈判和时局政治直接发表看法,表明自己的主张。主要诉求就是防止内战和实行民主。他们的主张和意见与中共基本一致,所以大多直接发表在《新华日报》或由《新华日报》报道。
公共舆论的“人民主权观”与中共“联合政府”的理念汇通,导致舆论转变,中共与媒体、在野其他党派和广大民众形成“统一战线”,由此形成战后政治势力的权势转移和力量重组。
经过43天的艰苦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并公开发表。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双方协议“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双方还确定召开各党派代表及无党派人士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和平建国大计。这是重庆谈判最重要的两项成果。此外,谈判还达成迅速结束国民党的“训政”、实现政治民主化、党派平等合法、释放政治犯等协议。这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
(作者为重庆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