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这次在重庆,就深深地感到广大人民热烈地支持我们”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和中共代表团抵达重庆当晚,出席蒋介石在山洞林园住处举行的欢迎宴会,并且留住在山洞林园。第二天,同蒋介石进行第一次商谈,并确定双方的谈判代表:中共方面是周恩来和王若飞,政府方面是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
8月29日上午,毛泽东在下榻的林园与张治中晤谈;下午蒋介石接见晤谈;晚上又与张治中等作长时间谈话。
8月30日,毛泽东、周恩来从山洞林园进城,访问宋庆龄、张澜、黄炎培、左舜生等各方友好;晚上张治中设宴款待,于右任、孙科等作陪。
9月1日,毛泽东出席了中苏文化协会举办的有宋庆龄、孙科、冯玉祥、陈诚、陈立夫、沈钧儒、马寅初、郭沫若、茅盾等三百多人参加的鸡尾酒会。
9月2日(日本正式投降日)上午,美大使赫尔利造访毛泽东未遇;中午民盟中央常委欢宴毛泽东等;下午会见邹海滨等各方来访友好。晚蒋介石宴请毛泽东等,介绍与国民党党政人士及参政员会面;当夜两人单独会谈。
9月3日,外交部长王世杰往访毛泽东;毛泽东往访于右任等国民党要员;下午会晤韩国临时政府官员;下午六时接见郭沫若;晚赴苏联大使宴会。
9月4日,白崇禧往访毛泽东;赫尔利与毛泽东等共进午餐;下午出席蒋介石邀请的军委会胜利茶会,蒋介石与毛泽东再度单独会谈;晚赴英驻华军事代表团团长魏亚特招待会。
9月5日,午时赴邹海滨宴会;下午接见中国妇女联谊会成员和各方友好;午后对重庆《大公报》记者发表谈话;晚应前次赴延安六位参政员的宴会,随后参加蒋介石夫妇招待苏联大使茶会,并应蒋介石邀请看戏。
9月6日,赴于右任午宴;随后访柳亚子等;晚应宋庆龄宴会;宴毕访问苏联大使。9月7日,访问陈立夫未遇;访问英法大使;赴加拿大大使茶会。晚赴冯玉祥约宴。9月8日与周恩来招待各国援华团体;晚赴孙科宴会。
9月12日,蒋介石在官邸约毛泽东、周恩来午餐,餐后会谈。9月13日赫尔利欢宴毛泽东等;毛泽东等招待在渝外国记者,对合众社记者谈话;赴戴季陶晚宴。9月14日接见日本反战作家及各方友好;晚赴白崇禧邀宴。9月15日宴请中国青年党在渝中央委员。9月17日蒋介石邀宴毛泽东和赫尔利午餐,三人合影;毛泽东招待产业界人士刘鸿生等茶会。9月18日在国民参政会茶会上发表演说。9月20日赴大公报社负责人宴请。
10月8日,国民党中央军委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在军委大礼堂为毛泽东举行了盛大的饯行宴会。受邀的国民党党政军和重庆文化界人士有五六百人。张治中和毛泽东都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张治中甚至还乐观地对大家说:“谈判的成功已经有了百分之七十的希望,而且这剩余的百分之三十的距离,我们相信也会有方法使它逐渐接近,终于得到圆满的解决。”全场来宾报以热烈鼓掌。酒会一直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会后张治中还专门找来重庆有名的厉家班演了一出京剧《群英会》。
10月9日,蒋介石夫妇邀毛泽东午餐。10月10日,蒋介石赴毛泽东下榻处造访;同赴庆祝招待外宾之鸡尾酒会;当晚双方长谈。10月11日,毛泽东乘车来到重庆九龙坡机场,在张治中的陪同下启程返回延安。邵力子、陈诚、张澜等重庆各界人士和十八集团军驻渝办事处的同志纷纷来到机场送行。
从上述不完全统计看,毛泽东和中共代表团抵达重庆后,受到各方热情接待,与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接触,这些活动大多是公开的。包括宴会、庆典仪式、毛蒋会晤、友好故旧互访、与媒体的见面和接受访谈、接见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会见国民政府官员以及参加外事活动等,内容极其丰富。其中一大热点就是国共两党领袖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历史性握手,这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会面,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1945年8月24日《大公报》的报道这样写道:蒋毛两先生于昨晚重新握手,他们两位一定有无限的感慨。他们两位的会面,关系目前与今后的国运极其远大,自今日起,一定有一串的商谈,我们可先不作内容的推测。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
而媒体对毛蒋会面寄予厚望:“现在毛泽东先生来到重庆,他与蒋主席有十九年的阔别,经长期内战,八年抗战,多少离合悲欢,今于国家大胜利之日,一旦重行握手,真是一幕空前的大团圆!认真地演这幕大团圆的喜剧吧,要知道这是中国人民所最嗜好的!”
毛泽东在抗战胜利后在重庆与蒋介石见面,在政治意义上是国共1927年分手后的再度握手。所以媒体用了“对立达二十年之久的国共两党,今已因其领袖之公忠体国而共聚一堂”这一说法。毛蒋在重庆共有9次会面和会谈。两人的会面大多是礼节性的,而会谈则是最高层级的,既有象征意义,又有实质意义。不管蒋介石是否真心欢迎毛泽东亲临重庆谈判,双方频繁宴请会谈的举动还是营造了国共谈判的气氛,也带动国民党军政高层对毛泽东和中共代表团表现出欢迎的姿态。
据王炳南回忆,在与国民党元老陈立夫见面时,毛泽东坦言当年国民党背信弃义,残酷屠杀共产党人的往事。毛泽东说:“我们上山打游击,是国民党‘剿共’逼出来的,是逼上梁山。就像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大帝封他为弼马温,孙悟空不服气,自己鉴定是齐天大圣。可是,你们却连弼马温也不给我们做,我们只好扛枪上山了。”毛泽东谈笑间蕴藏机锋,让陈立夫异常尴尬,连声表示要对这次国共和谈“尽心效力”。
毛泽东在重庆与各界人士的交往,留下了很多佳话,其中影响最大的还要数《沁园春·雪》的发表。到达重庆的第四天,毛泽东就会见了老朋友柳亚子。诗人相会不免要相互唱和。毛泽东将自己的一首旧作《沁园春·雪》赠予柳亚子,柳亚子随后发表《和毛润之先生咏雪词》,一时引发重庆文化界的广泛关注,毛泽东的这首词也不胫而走,广为传抄。柳亚子这样的社会贤达不仅惊叹毛泽东的诗词造诣之高,更对有魄力有担当的中国共产党人寄予希望。
毛泽东在回到延安后所作的《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中,谈到在重庆与各方交流的感受:“我这次在重庆,就深深地感到广大人民热烈地支持我们。他们不满意国民党政府,把希望寄托在我们方面。我又看到许多外国人,其中也有美国人,对我们很热情。”“我们在全国、全世界有很多朋友,我们不是孤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