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主力长征后,项英、陈毅率领红军游击队在南方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仲秋,本报采访组来到江西省大余县陈毅创作《梅岭三章》的故地,聆听历史回音——
百折不挠,艰难岁月不言愁
■本报记者 田 源 代 烽
陈毅同志旧居。本报记者 岱天荣 摄
群山绵延,山路崎岖。从江西省大余县县城出发,近一个小时车程后,记者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池江镇兰溪村彭坑小组陈毅同志旧居。
这是一幢依山而建的赣南客家民居,土木结构,青瓦盖顶,上下两层,中间有天井。今年已80岁的刘士华老人告诉记者,这是他家的老宅子,当年陈毅就住在二楼养伤,刘士华的母亲周篮天天帮陈毅熬草药清洗伤口。
大余县位于江西省西南端,处在赣粤湘三省交汇处。3年游击战争时期,大余是赣粤边红军游击战争的中心区域。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从中央苏区突围长征,留守苏区的部分红军和地方武装,在项英、陈毅领导下,英勇抗击数十倍于己的敌军,掩护主力红军转移,保卫红色苏维埃政权。随着中央苏区形势日愈恶化,1935年3月,项英、陈毅率部突围来到赣粤边的油山,开展游击战争。
“当时游击战争的条件异常艰苦,缺衣短粮、缺医少药。”同行的大余县党史办副主任朱常讲述了一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