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到手
——关于军事辩证法
军事辩证法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思考军事问题的独特创造,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精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研究和解决当代中国军事问题,深刻揭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律、军事斗争准备规律、战争指导规律,丰富发展了党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学习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既要深入理解重要论述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又要着力掌握贯穿其中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提高认识和运用军事规律的能力,更好地把强军兴军事业推向前进。
1. 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战争与和平的关系,是攸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重大问题,是思考筹划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逻辑起点。习主席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这科学揭示了战争与和平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矛盾特征,为我们认识新的时代条件下战争问题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是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丰富和发展。
历史经验表明,和平必须以强大实力为后盾,能打赢才能有力遏制战争,才能确保和平。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提出和坚持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和奉行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向世界作出了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的庄严承诺,强调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这些必须始终不渝坚持下去,永远不能动摇。我们渴望和平,但决不会因此而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会拿国家的核心利益做交易;我们决不干称王称霸的事,决不会搞侵略扩张,但如果有人要把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我们必须能决战决胜。
“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在国际较量中,政治运筹很重要,但说到底还是要看有没有实力、会不会运用实力。有足够的实力,政治运筹才有强大后盾,光靠三寸不烂之舌是不行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正是因为我们高度重视国防建设,敢于在关键时刻亮剑,才顶住了来自外部的各种压力,维护了国家的独立、自主、安全、尊严。现在,虽然维护国家安全的手段和选择增多了,我们可以灵活运用、纵横捭阖,但千万不能忘记,军事斗争是国家政治和外交斗争的坚强后盾,军事手段始终是保底的手段。把军队搞得更强大,这样底气才足、腰杆才硬。
发挥军事力量在营造态势、预防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方面的战略功能。习主席指出,“要把备战与止战、威慑与实战、战争行动与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运筹,为国家和平发展营造有利战略态势”。这深刻揭示了军事力量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中的地位作用。当前,国家安全问题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军队担负的职能任务不断拓展,军事力量运用日益常态化,运用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军事战略指导重心要前移,更加注重运用军事力量和军事手段营造有利战略态势,最大限度预防危机,积极化解和控制危机,遏制武装冲突和战争爆发。过去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要讲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因为部队呈现出一种练兵用兵一体化、兵力运用常态化的特征。要深入研究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兵力运用方式方法,增强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质量和效益。
军队有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武器装备不逊于人甚至高于人,才有可能以最小的生命代价夺取战争胜利。习主席指出,“重视武器因素也就是重视人的因素”。在战争制胜问题上,人是决定因素。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演变,这一条永远不会变。同时要看到,随着军事技术不断发展,武器因素的重要性在上升,如果武器装备上存在代差,仗就很难打了。说武器装备越来越重要,并不意味着人就不起决定性作用了,而是人的因素、武器因素结合得越来越紧密。打仗总是要用武器的,人的因素要同武器装备运用结合在一起,脱离了武器装备这个战争的基本构件来讲人的因素是不行的。因此,必须有防身利器,必须有人家惧怕的杀手锏,这样才能更好做到以武止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