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报无关打仗的呈批件 拒“五多”于新体制门外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覃照平  杨丹谱责任编辑:菅琳
2016-05-17 02:17

用打仗思维办事办件

——中部战区党委机关深入开展“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大讨论闻思录

■覃照平 本报特约记者 杨丹谱

5月9日上午,中部战区机关某局召开了一个不到10分钟的局、处领导碰头会,就对5份待办文电拿出意见:1份按要求呈报战区首长,1份口头报告政治工作部领导后分送相关局(室)传阅,另外3份摘要合并后转发直属单位。不到中午,5份文电便全部办结。

“搁在以前,几乎大事小情都要打呈批件,处理5份文电起码得几天时间。”该局一位副局长告诉记者,这完全得益于战区党委用打仗思维、打仗速度办文办事的刚性要求,硬起手腕扼制“五多”,保证首长机关集中精力谋战备战。

战区党委下决心向“五多”开刀,缘于组建伊始的一次重要集会。会议方案、任务分工、会场保障等内容,此前均通过书面形式报批。可在会议前一天,有领导建议会场摆放一个会标以体现庄重氛围。负责筹办会议的某局人员反复推敲,拿出两套方案,并专门拟制了一份书面请示,呈报首长审批。不承想,呈批件直接被领导退回。

“少报无关打仗的呈批件。如果把有限的心思都耗费在繁琐事务上、浪费在‘五多’上,哪来精力钻战谋战?”在该战区党委机关“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大讨论中,战区主要领导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在新体制运行之初,“五多”不被有效扼制,就会冲击主责主业,制约战斗力提升,影响新体制效能。

随即,战区各部门把“五多”作为大讨论的一个“靶标”,深入进行自查自纠。每天花大量时间报批、审阅请示件,白天报不完晚上接着报;到首长办公室请示报告的人员络绎不绝,甚至经常要排队;先将请示内容逐一口头报告首长,然后再拟制呈批件重复请示……种种过去司空见惯的现象,在大讨论中一一被摆在桌面上。

谁该为这些现象埋单?他们进一步调查发现,机关虽是“五多”之源,但同时也是“五多”的受害者。一些机关干部直倒“苦水”:战区领导机构刚组建,旧制度不管用,新规章未确立,事事先请示,防止出纰漏;接收各种文电,一一上请下达,留有书面证据,避免出问题被追责;公文是机关工作基本形式,提建议拿方案时,写短了担心领导批评不用心,简单了怕首长说考虑不周全,于是,呈批件越来越多、越写越长。

有多少文电是关于打仗的?随着讨论深入,大家聚焦主战职责,牵住战斗力这个“牛鼻子”,对什么事该干急干、什么事缓干少干甚至不干,一一理出“明白账”。对于各级反映强烈的文电请示,按照内容作出清晰界定:需战区首长批准的呈报书面请示,需大部领导掌握的可口头请示,一般性业务工作由局(室)处置。

在规范文电的基础上,战区党委举一反三,抽组专门力量对战区体制下日常工作情况进行梳理,依据相关法规出台了《战区机关日常工作制度规定》,为纠治“五多”立下铁规矩。仔细翻阅,记者发现其中亮点频频。比如,未授予部队指挥权期间,战区不得向辖区部队派遣工作组;因制订作战方案确需到部队调研的,仅限于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不作指示、提要求。

与此同时,该战区还要求机关积极转变指导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凡对战斗力建设有利、遏制“五多”有效的方法,鼓励勇敢试、大胆闯。记者看到,战区政治工作部宣传局最新转发的一份文电中,主送单位涵盖战区各通信团、各保障队和机关各局。该局干事黄汉阳介绍说,这是一个创新之举,适应了战区体制扁平化的特点,减少了机关签转层级,行文效率明显提高。

铁腕遏制“五多”,最大限度把首长机关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大家一门心思练兵备战,聚焦主战主业精武强能。最近一次参谋业务考核成绩显示,合格率达到100%,20多人取得理论和指挥系统操作双满分的好成绩。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