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不良心理,积极投身实战化训练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洪庆任责任编辑:菅琳
2016-03-24 03:01

不良心理之二:焦虑

新战士小窦自专业训练展开以来一直心事重重,训练也提不起精神,班长深入了解后得知,原来小窦前期训练成绩一般,非常担心在即将到来的野外驻训中自己不能完成任务,因此感到焦虑不安、压力很大。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小窦属于焦虑心理,也称焦虑障碍或焦虑症。其实,适当的焦虑有助于激发斗志,增强人的心智活动,但如果像小窦这样已经影响到正常的训练和生活,就必须加以疏导和调适。焦虑症因其患病率高,且常常与抑郁症、依赖症等合并存在,治疗的方法因人而异,在此介绍4种自我调适的方法。

一是合理确立预期目标。一些焦虑症患者往往是对自己期望过高,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因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一种不良心理反应。新战士小窦就是因为训练成绩一时跟不上而产生焦虑心理,如果他能够给自己定一个合适的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循序渐进,那么,他就有可能变悲观失落为积极向上,从而克服焦虑情绪。

二是运用激励手段增强自信。缺乏自信的人,对自己应对事件的能力是怀疑的,往往容易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焦虑重重。因此,应对焦虑,要学会运用激励手段增强自信,减少自卑感,可以采取心理暗示的方式告诉自己“没问题”“我能行”。组训的干部骨干也要适时激励,看到有焦虑情绪的战友有所进步应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给他们以信心。

三是自我刺激分散注意力。人一旦焦虑,就容易胡思乱想,坐立不安,给自己预设种种可怕的后果。可以采用自我刺激法,转移注意力。比如跑一个畅快淋漓的5公里越野,打一场篮球赛,找一本有趣的书认真品读等等,分散注意力,不去想揪心的事情,缓解痛苦情绪。

四是找到合适的倾诉对象。焦虑患者一般会表现为对日常生活事件产生过分的甚至无法控制的担心和紧张。此时就需要找到合适的倾诉对象,说出自己的担心和苦闷,比如可以找自己信任的战友或者干部骨干、亲人,听一听他们的建议和规划,排解自己心中的压抑和苦恼。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