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不良心理,积极投身实战化训练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洪庆任责任编辑:菅琳
2016-03-24 03:01

陈淑文绘

讲座内容

当前,部队军事训练全面展开,实车、实弹、实爆作业多,官兵训练强度不断增大,工作生活经常处于紧张高压状态,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如果不及时疏导减压,极易诱发心理疾病,影响部队实战化训练。本期特邀请解放军第92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袁水平讲解实战化训练中常见的3种不良心理反应,希望能够给组训的干部骨干和参训官兵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不良心理之一:恐惧

某部坦克驾驶员小李,平时驾驶训练成绩一直比较好。一次单车协同训练时,连队决定让他驾车参加实弹射击训练,谁知他一到训练场就浑身冒汗,注意力始终无法集中,表现为手足无措、无法按照平时训练正常操作。

导致小李无法参加实弹射击训练的根源是恐惧心理,是对某些事物或特殊情境产生比较强烈的害怕情绪。其实,小李清楚事实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可怕,但因为克服不了心理障碍,产生了不良的心理反应,这就需要进行心理疏导才能摆脱。在此,针对这种现象,推荐几种克服恐惧心理的自我调适方法。

一是进行松弛训练。选择一个舒适的坐姿,有规律地深呼吸,让全身放松,或者听一些轻音乐,消除胆怯紧张的情绪。此外,也可以沿着营区的林荫小道散步,观赏沿途风景,想象美好、积极的画面等等。

二是提高认知能力。一般来讲,恐惧是因为个体对不可预知的结果想象过于悲观而产生的。训练中,可以通过自己理性的分析以及骨干的介绍、经验传授等,确立正确的目标判断,提高预见力,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变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鼓励自己去经历体验,实现自我突破。

三是培养坚强意志。军人的血性和胆气是从艰苦的训练和血与火的锤炼中培塑出来的。战友们可以通过学习英雄人物勇敢顽强的精神激励自己的勇气。在平时的训练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在艰苦的环境下磨炼自己,培养勇敢顽强的作风。这样,即使真正陷入危险情境,也不会一时变得惊慌失措,而是沉着冷静,机智应对。

四是加强模拟训练。克服恐惧心理需要一个过程。训练中,可以通过逼真的模拟训练逐步克服不良心理反应。具体来说,就是最怕什么就重点训练什么,最担心什么就在模拟训练中出现什么,设置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形成对危险情境的预期心理准备状态,有效战胜紧张和不安等不良情绪,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增强信心和勇气。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