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军委的决策部署,军队院校调整改革将于2016年组织实施。在军委没有明确院校改革具体方案前,院校官兵应当以什么心态、怎样的姿态投身工作?这是调整改革期院校建设发展中的现实课题,也是需要院校各级用实际行动作答的问题。
习主席和中央军委关于改革强军的战略思想,得到了全军官兵的坚决拥护。当前,一个“坚决拥护改革、积极支持改革、自觉投身改革”的热潮在全军部队兴起,院校官兵也对即将实施的调整改革充满期待。然而,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院校改革的具体方案需要充分酝酿、严密论证,院校改革的实施也需要梯次推进、分步实施。就目前而言,院校调整改革的方案还未出台,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官兵出现了观望等待的思想,个别单位出现了正常工作放缓或中断的现象。
有人认为,院校改革的具体方案暂未明确,所在单位下一步的级别、编制、结构等尚不清楚,即使当前的工作干得再好,到时改革一实施格局可能全变,到头来也是白忙活一场,不如缓一缓再说;也有人认为,院校转隶移交虽已全面铺开,但转到“新娘家”,上级机关大部分是新面孔,工作思路、要求还不清楚,还是观察一段再说;还有少数官兵感到,改革后自己的岗位保不保得住还不好说,可以说是“前途未卜”,工作劲头不如从前……
官兵的这些现实顾虑,虽然事出有因,但这绝不能作为干劲减弱、工作懈怠的理由。仔细分析这些思想反映,发现其根源是主人翁意识不强、主动作为的进取精神不够、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念不牢、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意识不足、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缺失。如果任由这些思想发展蔓延,必将影响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影响院校调整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调整改革有步骤,人才培养慢不得。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面临的挑战之大、触及的利益之深、影响的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不可能一步到位,院校调整改革也必然有个过程。然而,世界新军事革命、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对人才的需求却日益迫切,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等不起、慢不得,院校工作者不能因为调整改革暂未到位就产生懈怠情绪,人才培养中心工作更不能因此受到影响。
拥护改革不是坐等方案,听令而行不是坐等命令。军队改革需要坚定的拥护者,更需要笃行的实干家。广大院校工作者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改革,以冲锋的姿态投身改革,紧紧围绕实现强军目标,大力弘扬实干精神,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勇担当的责任感,干好当前之事,干好分内之事,干好紧要之事,保证工作质量不打折,保持人才培养不断线,采取有力举措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此基础上为即将展开的调整改革做好各项准备。
(作者: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政委 孙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