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家安全观四大内核
林宏宇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观四大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价值观念、工作思路与机制路径,这将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国家安全工作的战略思路与指导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工作,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首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富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机制开始正式运转。从4月15日到4月28日,仅仅两周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已至少3次在公开讲话中提到“国家安全”。尤其是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首次会议上,他把“国家安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分量,并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概念,要求我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理念展开。
习近平总书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有关国家安全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外安全形势的总体特点,创造性地提出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价值观念、工作思路与机制路径。
结合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历次讲话精神,他所主张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观之内核,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内外兼顾,以内保外
一般来说,各国的国家安全机制都有内外重点之分,多数西方国家的国家安全机制一般都以对外为重点(如美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即是如此)。但从我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和运行特点来看,其机制特点应是内外兼顾,以内保外,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互补互动,缺一不可。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事物变化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基础,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所提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安机制布局重点的拿捏上,也充分贯彻了这个基本原理。他把国内安全机制的设置放在首位,让负责国内事务为主的政府总理和人大委员长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副主席,且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中负责国内职能的部委领导数量明显多于涉外的部委,这可见对内安全机制的分量明显要大于对外。以国内安全稳定为本,先内后外,内外互补的战略思路十分明确。
这也可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中看出端倪,他在首次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指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外部和平安全了,国家才能更好发展,国家发展好了,国际安全与和平的基础才更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