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政工”网络平台有何魔力?
受欢迎的作品都有“网络思维”基因
最近,一个60秒的理论动漫在该校网络上火了。这是该校学员制作的政治理论系列主题动漫之一,虽然时长很短,但因为通俗易懂、风趣幽默而备受欢迎。
政治理论系列主题动漫是该校“智慧政工”网络平台推出的重磅原创作品。在充分汲取过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该校集中力量研发了集管理、咨询、培训、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政工”网络平台。今年10月,该平台正式上线,短短2天时间注册用户就突破千人。
参与政治理论系列主题动漫制作的学员洪豆告诉记者,“智慧政工”网络平台上的许多内容都借鉴了“微传播”理念,充分适应网络特点,用短小精悍、新鲜有趣甚至“脑洞大开”的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大家。近期,该平台推出了16期“舆情观察”电子杂志,每期都紧贴时事热点发声,在校园里引起了强烈反响。
“智慧政工”网络平台研发人员介绍,该平台在开发和维护过程中的最大特点就是牢固树立“网络思维”,技术团队和内容团队密切协作,从功能设计到内容设置上都力求更具有“网味”,不符合网络特点的功能和内容不上线,并且很注重根据学员的意见进行升级完善。
“团员日记”“红飘带讲坛”“思想政治教育会客厅”“智慧书店云平台”……记者看到,这些该校知名思想政治教育品牌栏目,如今都被整合到了“智慧政工”网络平台上,每个栏目都按照网络传播规律进行了改造,植入了“网络基因”。电子图书、原创微课、漫画、微电影等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平台的用户活跃度不断提升。
新学期以来,该校教员张鹏杰讲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有个显著变化:每次上课前,学员们都会在“智慧政工”网络平台上收到张鹏杰精心准备的预习问题和知识点提示;课后,许多学员会在平台上参与互动交流。针对网上热点事件,张鹏杰还经常组织学员们展开在线辨析。
“这是网络平台与课堂教学的结合。”该校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政工办主任张霖告诉记者:“‘智慧政工’网络平台注重服务教学需求,让教员和学员在学习中能用得上,从而提高了使用率。不过,我们在平台运行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目前正在积极优化完善。”
网络政工依然任重道远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开发“智慧政工”网络平台是该校的一次有益尝试。这次实践也让该校对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其中一个共识是:推出一个功能较好的网络平台,只走完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更大的考验还在后头。
在“智慧政工”网络平台的内部测试中,该校某学员营教导员王志刚全程参与,他将两个月的工作总结为一个字——累。他认为,“智慧政工”网络平台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要发挥其作用,除了学员们自发使用外,学员营也要多运用网络平台组织活动,对学员的关注和困惑给予及时解答,同时还要培养学员网络骨干,结合学员自身实际自主创作一些作品。
“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既是一项技术密集型工作,也是一项人力密集型工作。过去一堂思想政治教育课一个人准备就够了,现在要在平台上推出一个‘叫得响’的原创作品,往往需要一个项目小组分工协作,在各个环节都做到精益求精。作品质量不好,学员们就会去看别的内容,毕竟网络是开放的,同类型资源非常多。”该校宣传处处长李杨说,现在压力最大的就是内容开发团队。
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正倒逼着该校改变政治工作的组织方式。他们在全校范围内实行“课题组”模式,针对某一教育主题,由发起人在“智慧政工”网络平台上找人“组团”。一个团队的成员或许来自不同学院,有教员也有学员,有的擅长写作,有的擅长视频剪辑,有的擅长图像处理,大家共同完成一个作品。
在牵头完成了几个网络作品后,李杨感触颇深:“人的主观能动性成了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搞创新不容易,许多参与者的内心可以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来形容,有时纠结,有时火热。”
对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如何实施考评和激励。项目组的工作往往费时费力,需要耗费大量课余时间,该校正在探索研究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让这些在网络平台上自发集结的团队越干越有激情。
“网络的迭代速度很快,今天成功不代表明天成功。影响力的积累是个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该校领导坦言,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找准了方向就要持续用力。当前,移动互联网给政治工作网络化带来许多新挑战,“智慧政工”网络平台也在做一些相应的开发尝试。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政工必将有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