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组关于两会的数字在微博上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公布了人大代表中的男女比例,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女性代表占比达24.94%,创了新高。
当CGTN将所有代表的“年龄”带入“性别比例”并进行分析后,网友们就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50后和60后的代表中,女性代表数量要远远少于男性代表,而70后、80后中则有了明显提升,到了90后,女性代表甚至高于男性代表。
今天是第109个“3·8”国际劳动妇女节。57年前的今天,新中国首批女飞行员驾机飞过天安门,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女飞行员的诞生。
如今,我国第一代女战斗机飞行员已经亮相两会会场,来自东部战区空军某旅的歼轰-7飞行员张潇,和她的女性战友一起,在国家参政议政的最高殿堂上,展现着一支现代化军队的魅力。她们中还有航天员王亚平、辽宁舰女士官长张明珠、特战女兵吴昌洁、女子炮兵班长袁远、女子特警队成员雷敏等。
与两会女性代表的年龄分布趋势相一致,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各国军队向女性开放的战斗岗位也越来越多:美军超过88%的工作对女性开放;俄军仅指挥专业,就有超过170种岗位对女性开放;在全民皆兵的以色列,女性年满18周岁必须服兵役;加拿大则从2001年开始,就已宣布所有军种向女军人开放。
随着科技的发展、战争样式的演变,女军人的特有品质在未来战争中优势凸显:细腻的性格,更易保持信息化武器系统操作的稳定性;细致的观察力,便于及早发现、辨别和捕捉目标;足够的耐心,能够克服工作中的单调和枯燥……

从女子导弹发射连砥砺长空到两栖“霸王花”怒放沙场;从女航天员翱翔太空到维和步兵营女兵蓝盔闪耀;从歼击机女飞行员叱咤蓝天到女舰员深蓝护航……在人民军队里,越来越多的女军人成为一线战位的主角。强军路上,她们撑起了“半边天”。
战争不分性别、年龄,只有一个标准,就是打胜仗。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女性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战员,往往会比男性吃更多苦头、克服更大阻力、作出更多牺牲。
人大代表张潇,是一名女飞行员,在她们的日常跑步训练中,基本都是3千米热身、8千米起步,时不时来个小万米。一些男性都叫苦的科目,对她们来说都是在挑战生理极限。

人大代表袁远,从大学空乘专业直接入伍参军,来到西藏军区首个女子战炮班,常年与雪山为伍,与风沙作伴,而女子炮兵要迈的首道体能关卡就是,搬运100斤重的沙袋4小时往返100次以上。
今天,是她们的节日。
让我们将最崇高的敬意、最美好的祝福献给所有女军人,献给身边的每一个“她”!
(钧正平工作室·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