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曾经在课本见过,这样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故事——瓢泼大雨之中,一位妇女背着包,一手抱着小孩一手拉另一个孩子,一个小个子战士冲向前去,把自己雨衣披在妇女身上,抱起孩子背起包。
也许你曾在网上刷到,这样一个单薄身影的照片——突降暴雨,老人推着小车,焦急地找地方躲雨。一名高中生疾步走上前,把伞撑到了老人身前,全然不顾自己大半个身子都在伞外。
那个小战士,叫做雷锋,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年仅22岁。次年,毛泽东同志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此后每年的3月5日都成为 “学雷锋日”。
那个高中生,我们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我们都知道,当老人的头顶被雨伞遮住的那一刻,他就是老人心中的“雷锋”。
“我写下这两个字:雷锋,我是在写呵,我们阶级的,整个新一代的,姓名。”如诗人贺敬之所言,“雷锋”二字,曾是一个时代精神的姓名,帮助他人、勤俭节约、爱岗敬业成为一代代国人传承践行的精神信条。
然而,时代的发展总会出现不一样的声音。有人就曾断言,“雷锋精神过时了”。前不久,在陆军某基地雷锋铜像揭幕并给郭明义学雷锋爱心团队授旗仪式的现场,《雷锋》杂志总编陶克说:杂志创办的第二天,就有媒体上门采访,询问杂志能够办多久?“雷锋”在现在的中国还能“活”多久?
56年过去,我们还愿意去怀念那个朴实无华的雷锋么?“网生代”的年轻人是否和雷锋精神渐行渐远?
天津地铁里,蓝衣乘客在车厢里剥蒜,不时把蒜皮吹落到车厢地上,像在自家厨房里一样自在。旁边一个背书包的女孩主动蹲下,把蒜皮都捡了起来,并捧在手心。
城市的街道上,一堆共享单车倒在了地上。一个背着书包的小男孩,把单车一辆辆扶了起来。有辆自行车的脚撑坏了,他便把车子靠在了树上。
浙江宁波,一位衣衫褴褛的流浪男子来到公安局,从破旧的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叠人民币塞到警察手里,给困难学生捐款。
新疆伊犁,“短袖哥”身穿短袖、拖鞋,在零下9℃的寒风中徒手爬上四楼救下一位遇险的孩子,事后称自己只是举手之劳。
这些年我们恍然发现,类似的镜头好像每天都能看到,在抖音、在快手、在微博微信,有太多类似为救护车开辟生命通道、救助突然倒地的老人、车祸现场手撕玻璃救人的视频、图片和文字,多到让我们数都数不过来。而这些故事的主角越来越多的是我们曾经持怀疑态度的90后、00后。
90后女孩彭露露跪在路边抢救心脏病突发的老人;陕西铜川5名00后高中生放学路上,跳河救下一名溺水的中年妇女;四川泸州一名小学生在路边捡到一个装有8.3万元现金的挎包,毫不犹豫交给了警察,并拒绝了失主的感谢金......当这些微小的镜头被互联网放大,漫天点赞好评之中,“学雷锋”做好事俨然已成为一种潮流。
仓廪实而知礼节,新一代年轻人的认知里,除了物质的东西,还应有更高尚的本质追求。从雷锋精神时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56年来,雷锋从未离开,他一直就在时代前进的行列之中;56年来,雷锋精神从未停顿,它就在社会变革的意识深处。
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发现雷锋精神的可贵之处。每当社会出现不良风气时,人们就用“雷锋不在了”表达强烈的忧患;每当社会风气健康文明时,人们又会用“雷锋又回来了”表示由衷的赞叹。如同一个磁场,雷锋精神把那些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纳入其中,在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甚至吐故纳新中发扬光大。
正如习主席所说:“它是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
有人说,今天我们越来越少谈论雷锋,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变成“雷锋”。如今,主动让座、羞于插队、扶老爱幼,这些原先需要用粗体字强调的公序良俗,早已成为默认的习惯。
在不同历史时期,那些与雷锋具有同样精神内核的一个个普通人,依然把社会的价值呼唤、时代的道德理想,以全新的形式赋予“雷锋”,伴随着一代代国人的影响和教育,雷锋精神已慢慢植根于我们的血脉,固化于行动。
写到最后,我们想借用网上走红的一首歌《TG有点甜》中的一句歌词——
你看雷锋精神无惧抹黑依然在闪烁,你看90后和00后们天生是红色!
(钧正平工作室·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