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始接岗!”
嘹亮的口令传遍小院,敬礼、上岗、检查枪械、交接设备……哨兵刘瑞鑫的交接一举一动透着庄严。
相对于之前在训练场上厮杀,刘瑞鑫现在的岗位显得有些“冷清”。他每天至少有6个小时,都要铆在不足1平方米的哨位上,查验来往车辆人员。
“守好阵地,就是对老班长最大的尊重。”刘瑞鑫告诉我们,担负勤务以来,他们没有出现一次查验差错,门口和道路没有出现一次拥堵。
“我们的工作标准,不仅源于使命职责,更是源于老班长信任的目光。”刘瑞鑫说,战友们经常互相分享执勤经验,大家对于老兵们都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门外与哨位、官兵与老兵透过目光进行着无声的交流,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站好每一班岗的决心。
采访中,官兵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目标单位”。在他们的眼中,退役军人事务部与其他需要守护的单位一样,在职责上没有明显的区分。
1平方米的空间蕴含多大的情感?也许只有这些为老班长站过岗的人,才能掂出“娘家”二字分量。
“哨兵的眼,
见证了国家对老兵的关怀。”

官兵赶赴哨位
责任编辑:姬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