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新疆,三代从军,这是属于他们的守土情怀……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作者:苏爽 殷宇佳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8-11-06 23:39

不久前,新疆军区某步兵团新兵苏爽高兴地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和家人说起这一个半月来自己在军营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爷爷和父亲都曾投身军营,深受父辈影响的他在大学毕业后也选择了参军入伍,续写光荣。

三代从军,扎根新疆,这个家庭背后有着怎样特别的军旅故事?今天,我们一起听这位“疆三代”为我们说一说……

参军入伍。

“进了部队可就是军人了,干出成绩,爸相信你!”上车之前,父亲理了理我面前的红花对我说道。我庄重地向父亲敬了个礼,这是我的回应,也是我的承诺。

我叫苏爽,1996年出生,2018年入伍,来自新疆伊犁。朋友问我为什么22岁还要去当兵,我告诉他:“如果生来就是半个军人,不去部队走一走那真的是太可惜了。”

我的祖籍本在重庆黔江,但从我爷爷开始,我们一家三代便与新疆这片土地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红色革命、绿色长廊”是这片土地留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

爷爷苏啟路(上排左三)。

我的爷爷苏啟路是个老党员、老革命,一生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1949年,战乱后刚刚安定下来的爷爷,便随王震将军大部一同进入新疆,开始了他后半生的驻疆故事。

常听父亲说起,爷爷一生数次与死神擦肩。爷爷初来新疆的时候,便主动请缨参与剿匪,尽管一次次面临生死考验,爷爷却从未想过退缩。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剿匪终于成功。在剿匪过程中留下的那些伤口也被他看作是一生的“军功章”。

后来,爷爷转业,到了伊犁昭苏,他脚步未歇,手持锹镐,投入到荒原的开垦当中。

爷爷(右一)和大家一起开垦荒地。

修路成为当时的一大难题。爷爷是个不服输的人,不管什么事一定要干好才肯罢休,于是率领工人开始修建公路。置身于北域荒沙之中,他们住的是随时可能被大风刮走的帐篷屋。每逢夜晚,爷爷便一直处在半睡半醒之间,只为沙尘暴来临之前摇醒工友,做好防范措施。

半山腰,北风呼啸而来。爷爷的手脚经常会被冻烂。虽然身上疼痛难忍,但他还是保持着那股傲劲儿,捂着生疮的手,在冰雪间奔波。

父亲常说奶奶是个坚强的女人。没有爷爷的陪伴,生小姑时十分不顺,她都不曾哭过。可有一年冬天,爷爷终于回到了家里,看到他几乎已经变形的双手,奶奶忍不住放声大哭。

爷爷奶奶的合影。

公路周遭陡峭得令人绝望。爷爷总说,他是幸运的,再苦再难的日子,他也走了过来。秉承越艰苦越光荣的传统,爷爷坚守在屯垦戍边的路上。1999年,爷爷去世。50年时光,他深深扎根在了新疆这片热土上。

爷爷常年奔波在外,难得回家一次。父亲小的时候,总是听乡亲们说爷爷是个英雄,是个了不起的人。但什么是英雄,那时还年幼的父亲并不能完全体会。

那年冬天,父亲还不到十岁,许久没有看见爷爷,父亲便求奶奶给爷爷寄了封信,说自己过完年就去找他,但爷爷却回信拒绝了,说自己很快就会回来。两三个月过去了,父亲始终不见爷爷的身影。拗不过父亲的要求,奶奶最终答应带父亲去看望爷爷。

全家福(下排左二奶奶,左三爷爷,上排左一父亲)。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探亲路曲折坎坷,他们一路询问,一路前行。老式的旧车无法直接抵达终点,他们又接着走路,翻过山岭来到了爷爷所在的工地。

那时正当春季,工地却还停留在冬天。在工友的带领下,父亲终于见到了这个大家口中了不起的人。他扭曲着身体不停地用铁锹敲打着沙坑,突然兴奋地向工友大喊:“你们快来,这里有水了!”

蓬乱的头发,布满尘土的衣服,父亲当时怎样也无法将眼前这个略显窘迫的男人和英雄联系起来,他跑过去抱住爷爷,爷爷不停地安慰着父亲。那一幕深深地烙印在了父亲心里。

爷爷和工友们在休息。

随着父亲逐渐长大,他对英雄的定义也越来越清晰。虽然爷爷不能够常常陪伴在他身边,但爷爷的事迹却深深感染了他。

在爷爷的影响下,怀着一腔热血,我的父亲苏文忠于1986年入伍。沿着天山向东出发,父亲来到石河子参加挖盐、运盐工作,与星辰相伴、与霜雪为友,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为当地用盐提供支持。

为了在戈壁上开出绿洲,父亲还担负了修路100公里的任务。他夜以继日地进行修筑,仿佛不知疲倦。那时,爷爷常去父亲所在地方探望,为父亲打气。戈壁荒凉,爷爷的鼓励给了父亲力量,使他能够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坚定“人定胜天”的意志。

父亲苏文忠。

这身从小就令他着迷的军装,父亲一穿便是十年。岁月的痕迹早已深深刻在父亲的脸上,可他依然笑容满面、精神抖擞。每当和我谈起当年在部队的生活,他常跟我说:“年轻时吃的苦,一生都是有用的。”

父亲在爷爷的感染下从军报国,而我也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参军入伍。小时候,父亲常常带我去哈桑等地感受边防军人的风采。有一次父亲让我对他们敬礼,郑重地跟我说:“如果没有这些人,就没有我们的现在,希望你能记住他们的样子。”

我曾经在想,父辈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到底是为了什么?当我看见这片土地灯火罗布、民生安稳,再去翻看曾经亘古荒原的历史,才明白他们的一片苦心。

苏爽敬礼。

都说子承父业,既然父辈们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我也不能落后。2018年9月,大学毕业的我也选择了参军,希望在军营实现自己的理想。

初入军营的我碰到了不少难题,生活上的不适应、训练上的煎熬……每当难受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曾经对我说过的话,深刻地体会到爷爷和父亲一路坚持的不容易,我必须沉住气,闯过这些难关。

班长告诉我想要当尖兵,必须把基础打好。经过营区柏油路上的热血奔袭、单杠场上的数次较量,现在的我较刚来的时候还是有了不少提升。

苏爽训练照片。

长路漫漫,而我前进的步伐却不会停止。现在的生活条件相比以前已经有了质的飞跃,我们不用再拿起锹镐去深山荒野开垦。但我会苦练技能,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光荣地继承父辈的事业。奋斗的形式在变,可我们为这片土地奉献的热血不会变!

行走在绿色军营,我又想起了临走时,父亲的那句“干出成绩,爸相信你!”坚守初心,不忘来路。身为“疆三代”,只有守好这片热土,才不辜负先辈们为这片美丽山河做出的奉献和牺牲。

加油,军人!

加油,“疆三代”!

图片由作者提供

(中国军网微信·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