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的冬天,江淮地区已经寒风刺骨了,但空气中却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两支规模空前的军队集结于此,他们之间的胜负将决定中国未来的命运。
其中的一支军队拥有超过80万作战兵力,他们不但装备有先进的美式轻武器,还有飞机火炮坦克等技术兵器助阵。而另一支军队则只拥有60万作战兵力,他们武器是“万国造”,技术兵器也相对较少。
按照一般逻辑,拥有更多兵力和更强火力的军队将占据战场优势,但结果却是戏剧性的——仅仅3个月的时间里,那支80万数量、装备着各种先进武器的国民党军就灰飞烟灭。经此一战,整个解放战争的胜败也基本尘埃落定了。
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战,但我更愿意以它来探讨解放军致胜的密码:解放军究竟是靠什么取得了胜利?
据载,淮海战役开始前,徐州方面的国民党军司令部就陷入“战争迷雾”之中,他们既不知道解放军的部署情况,也了解不清楚战场的态势,于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指挥极为混乱。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是,整个徐州地区以北地区,国民党军的情报系统已经完全失效。当地的老百姓不但不愿意向国民党报告任何情况,而且还会帮助解放军警戒,防范国民党军情报人员潜入。
老百姓们的“严防死守”是如此之强,以至于国民党军虽然派出了众多情报人员,但要么很快落网,要么被远远限制在了关键地区之外,无法为徐州方面提供任何有效的战场情报。而另一方面,只要国民党军部队一有所行动,当地的老百姓必定会第一时间把情况报告给解放军。
战场上一方是“眼瞎耳聋”,而另一方则“耳聪目明”,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战役开始后,国民党军就处处被动,而解放军则屡屡出其不意。很快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集团先后被围歼,精锐的重兵集团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