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第一蓝军旅:我愿你踩着我的肩背,高举胜利的旗帜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孙伟帅 发布:2018-01-11 09:16:17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战狼勋章。在该旅,只有参加过20场以上红蓝对抗演习的官兵才有资格获得这枚勋章。申冬冬

四、“我希望自己强大,但我更希望我的‘对手’更强大”

蓝军旅的多功能大厅里,传来一阵阵笑声。这笑声来自蓝军旅官兵,此时台上正在演小品《战损收容所》。

这是一个根据演兵场上真实事件改编的节目——红军和蓝军的“伤员”在战损收容所碰面,战场上的相互不服气延续到了这里。一番口舌之战后,两名小战士才知道,自己的班长是曾经的战友。

这样的场景,于辉并不陌生——

那是2015年夏天的一个中午,朱日和草原上的硝烟与尘土还未完全散去。蓝军班长于辉快步走上山坡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什么。

“嘿!看啥呢!”于辉背后传来一声询问。

他一回头,乐了:“排长!可找着你了!”

原来,从演习开始前,于辉就知道这次对抗的红军部队是自己曾经的老部队。几经打听,他得到了一个“情报”:他当新兵时的排长龚文明也来了。演习一结束,于辉迫不及待地想见见老战友。

两人看看彼此,都是满身的泥土,相视一笑,走上山坡的制高点,席地而坐。

一阵寒暄后,龚文明突然扭过脸问:“小子,你们蓝军下手也太狠了!到底用的是啥战法?”

于辉看着他认真的表情,也一脸认真地说:“排长,我现在不能告诉你,等最后的复盘总结会你就知道了。”于辉转过脸,仰头面对耀眼的阳光,把眼睛眯成一条线。他长舒一口气,接着说:“我们要是现在不狠点,有一天你们真上了战场,那是要丢命的。”

相对于辉,侦察兵佘永林的表述要“柔和”许多。

对抗演练前,接到军校同学的电话,他会故意逗对方一句:“看着点,别让我端了你们老窝!”

话虽这样说,可不管是于辉还是佘永林,如今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仗越来越难打,红军越来越难对付了”。

“对我们来说,这是好事。”蓝军旅参谋长陈军说,“不管外界对我们的赞誉有多少,但我们作为蓝军的职能使命不会变。我看到网上有人说,我们就是要把红军‘虐哭’,其实我们更希望红军赢。他们赢了,我们‘磨刀石’的价值才算体现出来了。”

副参谋长孟龙第一次参加“跨越”系列演习时,“激动得一宿没合眼”。当他站在头车的车顶向后望去,他第一次知道什么叫“铁流滚滚”。那一刻,孟龙觉得自己就像矢志“踏破贺兰山阙”的岳飞,他的心里就一个想法:无论如何都得赢。

2014年,7战6捷的战绩,让朱日和成了焦点,更让蓝军旅成了“明星”。可接下来的“跨越-2015”演习,孟龙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不是不想赢,只是在想,我们这样做对跨区而来的红军部队,到底能不能起到锻炼的作用。我们这块‘磨刀石’,能不能让对手变得更加锋利。” 孟龙笑着说。

走进蓝军旅的营区,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刻有“能打仗,打胜仗”的“磨刀石”。立在大门口,就是要提醒每一名官兵:胜利谁都渴望,蓝军赢,是实战化训练成效的体现;红军赢,是“磨刀石”真正磨出了一把锋利的好刀!

问起张远望的“战狼勋章”是怎么得来的,他的回答令记者有些意外。对如何得到这三枚勋章的过程,张远望描述得风轻云淡,倒是对得到勋章前的惊险与失利记忆犹新。

是他怕输吗?不是。

《孙子兵法·九地》里讲:“透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张远望和战友们记得胜利的喜悦,但他们的胜利并不是为了证明“我很行”,而是要让红军战友和自己都清楚地知道“我哪里不行”。懂得了“输”的意义,才是实战化训练的最大收获。

也正是在这一次次实战对抗演习里,蓝军旅磨练了红军,也磨练了自己。

有人问满广志:“您输过吗?”

满广志回答:“输过。”

两个字的回答干脆而坦然。继续追问输给了谁,怎么输的,满广志神情淡定,娓娓道来。

满广志不在乎输赢吗?不,他在乎。只是他知道,什么时候输不丢人,什么时候绝对不能输。

蓝军旅官兵不在乎输赢吗?不,他们在乎。只是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输不丢人,什么时候绝对不能输。

正如蓝军旅官兵们挂在嘴上的那句话:“我们不是要拿金牌的选手,但我们可以培养拿金牌的选手。”

蓝军旅官兵在“压舱石”前庄严宣誓。申冬冬

1 2 3 4 5

责任编辑:董玥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