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女子民兵班里,她们只有一个称谓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作者:丁小炜责任编辑:董玥
2017-10-13 14:08

“小白杨”哨所。郭发海 摄

边境线巴尔鲁克山上有一座塔斯提边防连前哨,那年锡伯族战士程富胜探亲回家,母亲听说哨所连棵树都没有,就让他带上家乡的10棵杨树苗回来栽种。塔斯提干旱缺水,虽然哨所官兵万般呵护,最后仅有一棵树苗得以存活,长成大树。1980年,词作家梁上泉来到这里,听到这个故事后激动不已,歌曲《小白杨》由此诞生。随着《小白杨》唱响神州大地,哨所也被命名为“小白杨哨所”。

女民兵每星期轮流与哨所战士结伴巡逻,往昔巡逻是骑马或靠双脚前行,凭借瞭望塔、望远镜和肉眼观察。如今不但修建了通畅的公路,架设的各种通信联络、视频定位设施,科技含量也很高,开车在边境线上巡逻,速度快、信息灵、效率高,女子民兵班的姑娘个个都是驾驶能手,再复杂的路况她们也能从容驾驭。然而,茫茫边境线点多路长,巡逻到边界界碑,每次都要好几个小时。漠风和沙尘吹打着姑娘们的脸庞,时间一长,脸蛋粗糙,面颊黑红,但爱美的姑娘呀,没有伤心,她们欣然接受了边陲的馈赠,打趣说这才是草原最健康的肤色。

服役来到女子民兵班,从家里的娇娇女到合格戍边战士,必然要历经一番风霜。刚来的新兵,要面对和正规部队新兵一样的思想教育、队列和体能训练,实弹射击、投弹等军事课目训练。2015年6月,6个新兵上山到民兵班报到,汽车一路颠簸了好几个小时,看到满山牛羊和连绵的绿草,感到十分激动新奇。杨千惠是兵团人的第三代,入班前在天津当室内设计师,每月工资一万多元。她说,自己不留恋繁华都市,毅然决然回到兵团,是因为这里是自己的故土,祖父母、父母都在这里,守卫家乡守卫边疆无上光荣。

现在的女子民兵班不但有设计师,有的还曾当过会计师、公务员、公司主管……但现在,她们只有一个称谓:女民兵。除了戍边巡逻,她们还管理着连队230亩山楂树,她们种的大棚蔬菜,解决了整个连队的吃菜难题。姑娘们第一次管理大棚,才知道种菜要打埂子,辣椒、西红柿长大了要搭架子,才知道小白菜、油麦菜种密了要剔苗,不同的瓜菜在一起会串种……当种出的瓜果蔬菜第一次收获的时候,每个人都高兴得像过节一样。班里每周都有固定食谱,大家轮流值班做饭,很多女孩在家时从来没做过饭,现在却都成了厨艺高手,蒸馍、擀面条、做抓饭、炖羊肉、酿酸奶,每人都有几手绝活。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依托自然条件和口岸优势,近几年巴尔鲁克山地区旅游业迅速升温,专程到小白杨哨所和孙龙珍烈士陈列馆参观的游客也逐年增多。女子民兵班每位战士都兼任着孙龙珍烈士陈列馆的讲解员,她们每年要为10余万游客义务解说。战士赵雪莹说,今年“五一”期间游客很多,那几天几乎全班战友的嗓子都讲哑了,但能够为宣扬“热爱军垦、扎根边疆、牢记使命、献身国防”的龙珍精神多尽一分力,大家虽累犹甜。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