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则小故事,都有关一份沉甸甸的重托与信赖。它来自哪里?又将燃起怎样的火焰?我想,这就是那抹“红”“绿”所折射出的光芒吧。“戴红星的人”与“穿军装的人”,是人民赋予子弟兵的既质朴无华而又无上光荣的称谓。它,不归一事之因,也非一日之功,而是革命传统的凝结、鱼水情深的反馈和盛世华章的续写。
难道不是么?在历史的长河中,“当兵的”一度可不是什么光彩的称谓,军人也并非总是光荣的职业。“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之所以会成为一个至深的世俗观念,就是因为过去的“兵”实为一种很低贱的行当。“充军”,就是一个让人厌恶、害怕而又嗤之以鼻的词。它不单纯是为补充行伍人数而设的一种制度,更是轻于死刑、重于流刑的一种重刑。“刑莫惨于此”,说的就是放逐与发配充军。
时过境迁,江山代易。90年岁月峥嵘,90年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的“兵”,早已不再是“兵痞子”,而是工农的子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也不再是“旧军阀”,而是人民的武装。
“戴红星的人”成了百姓最信赖的群体,“穿军装的人”成了时代最可爱的人。“亲人解放军,军民鱼水情”,这无疑是一种崇高的荣誉,是血与汗的换取,是铁与火的馈赠,是生与死的传承。倍加珍惜这份荣誉,就是蓄积一份力量,我们的队伍将无往而不胜;永远守护这份荣誉,就是坚守一份责任,我们的队伍将无坚而不摧。
世界从不辜负任何一个努力的人,时代也绝不辜负任何一个坚守的人。身处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大潮的当代革命军人,当有这样的觉悟、胸怀和信心。